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学研究目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蛋白质组学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蛋白质组学分离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全部蛋白并直接找到一组或几组功能蛋白,并研究它们与功能基因(组)的内在联系。在目前功能基因尚不很清楚的情况下,直接发现功能蛋白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蛋白质的性质、丰度的考察来揭示它的功能,进而找到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差异蛋白,使之成为药物筛选的靶分子,指导基因组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尾随DNA序列分析的结果。 蛋白质组学也正在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最前沿领域,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蓬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高通量分离和分析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双向电泳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蛋白质的大范围、高通量分析成为可能。其次多维色谱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加强了蛋白质组学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大有替代双向电泳的趋势。再次是质谱技术尤其是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检测蛋白质分子的重要手段。最后是生物信息学的建立使得国际性的科学大协作得以形成。 本论文工作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SBA-15介孔分子筛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介孔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均一的孔径,可控的拓扑结构和容易修饰的表面而在催化、吸附解吸、生物分子的分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通过控制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反应来富集磷酸化蛋白,从而为磷酸化蛋白的大规模分析奠定基础。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是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最普遍的调空手段。对磷酸化蛋白的检测和磷酸化位点的确定是认识蛋白质磷酸化在生命活动中调控机制的重要参考信息,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研究生物体内的磷酸化修饰也是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磷酸化蛋白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对它的检测一直是个艰难的工作,而磷酸化蛋白的规模分析更是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 论文第一部分我们研究SBA-15对蛋白的富集和随后的酶解。实验表明蛋白的富集过程很快,而且与蛋白初始浓度无关,而蛋白浓度的增加提高了蛋白酶解的效率。相比溶液蛋白酶解,无论在质谱谱图质量还是蛋白氨基酸序列覆盖率方面,在SBA-15上的蛋白原位酶解显现出巨大优势,同时溶液中大量的trypsin在酶解过程中不断吸附在材料上,更增加了蛋白酶解效率。因此SBA一15对蛋白的高效富集和随后的高效酶解为蛋白质组学中低丰度蛋白的检测提高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论文第二部分我们研究通过三价铁离子水解反应来富集磷酸化蛋白的方法。实验发现溶液洲在磷酸化蛋白富集和非磷酸化蛋白去除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得到优化的pH条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检测得到了合适的三价铁离子水解pH,从而得到磷酸化蛋白。最后蛋白检测采用蛋白分子量检测和靶上酶解来鉴定蛋白,这样的分析方法快速、简单和可靠。通过对三价铁离子水解反应来富集磷酸化蛋白现象的研究,我们希望该技术能够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含锰氧化物的纳米结构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现在广泛的应用于催化剂、离子筛,尤其在Li/MnO2电池中用量越来越大。另外可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玻璃
生物活性分子自由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产生位点、寿命、反应活性、修复等机理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增加对生物分子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机理的认识。生物活性分子自由基具
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长的循环寿命以及环境友好的优点,使其成为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储能装置。为了满足
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079827.0,“朱氏骨液拔罐+骨液TDP+液体骨贴或强力骨贴”治疗颈腰骨病,不论病情轻重(急、慢性期)、病程长短(1天-40年)、年龄大小(3-90岁),均可一小时见
钽氧氟化合物能够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介电活性、铁电活性以及压电活性,以及其它金属掺杂的钽酸盐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分解水等方面的光催化活性较高,因此合成出具有多功能的氟氧钽酸盐和制备出其它金属掺杂的钽酸盐已逐渐成为化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钽氧氟化合物的基本构筑单元是八面体的(Fa F6),基本构筑单元通过氧原子连接可形成二聚体的[Ta2OF10]2-、四聚体的[Ta4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因为优越的光、热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在可见至红外光区均有强吸收,其在材料科学、生物、药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有机光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因此,苝酰亚胺化合物的发光性质及其他光物理性质一直都是研究热点。近年来,对PDI的1,7位进行对称取代的研究很多,为了拓展其1,7位取代的种类,本文成功合成了1,7位不对称的化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1、通过中间
学位
硬模板法制备碳材料具有形貌可控、模板易于除去等优点。采用MgO为模板,选择不同的碳前驱体可以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材料。碳源的选择不仅影响成碳率,还对多孔碳材料的形貌
为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导兵团各项工作,兵团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单位撰写了一组共5篇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文章:《伟大的纲领行动的指南》、《
本文着重用流变学方法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苯酚/甲醛/间苯二酚交联体系的弱凝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交联机理的探讨和基团反应转化率的分析,发现交联过程在接
发展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可溶液加工的修饰层材料是太阳能电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应用的修饰层材料中,脂肪胺类化合物因来源广泛、合成简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溶液加工的方式,以脂肪胺类化合物为修饰层材料,研究了修饰层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1.第一部分,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和目前已取得的研究进展。2.第二部分,研究了反向结构太阳能电池中,PEI阴极修饰层对ITO电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