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基本解决了居民温饱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城乡收入不平等通过代际传递导致社会阶层固化,这不仅阻碍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化,还将激化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个人人力资本的存量差异及其增长解释了大量被观测到的工资结构差异和个人收入分配,因此人力资本的积累可能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影响。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寻求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解决方法,考察人力资本异质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教育人力资本在投资差异和存量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收入不平等理论,并且初步构建了人力资本差异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其次,利用我国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乡的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不平等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假设;再次,通过对分布滞后模型进行分位数回归,对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与存量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讨论,然后为了克服分布滞后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变量内生性,分别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从而解释了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再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和不同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比对分析;最后,解释并归纳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利用2004-2016年35个主要城市的年度数据,分别采用城乡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和收入绝对差额作为反映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指标,构建一个包含了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与存量差异的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来看,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尤其是城乡教育财政差距是造成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当城乡教育财政显著向城市倾斜时,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与泰尔指数都会随之扩大;当农村在校学生人数增加时,能够有效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2)从人力资本结构上来看,具备高等教育阶段的人力资本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在分教育阶段的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的拥挤程度对城乡收入不平等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当高等教育人数增加,则城乡收入差距会随之扩大。(3)从地区结果比对来看,中度发展地区的城乡收入不平等现象最为突出且有扩大趋势,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与对当地的教育重视程度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现象。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克服了以往研究从微观视角寻找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因素的地域局限性,从全国35个主要城市经济视角考察,对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给出了新的解释;(2)基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考虑了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异质性,同时考虑了具备不同教育阶段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3)本文表明接受同质教育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是造成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这为实现经济结构一元化,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