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间传说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蒙古民间传说为研究对象,根据蒙古民间传说的内容特征,将其所涉及的母题置于蒙古族与相关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之下,从人物传说、名胜古籍文物传说、山水传说、格斯尔传说、风俗传说五个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通过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民间文学的相关研究方法,探索蒙古族民间传说的产生、形成以及在传承变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与宗教的痕迹和特点。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研究范围以及该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蒙古民间传说进行了理论界定,梳理了蒙古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概况,阐述了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故事形态学、母题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理论研究方法。正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蒙古民间历史人物和神佛传说研究》。本章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于蒙古族历代大汗、名将、英雄人物的传说,他们诞生时会出现奇异的征兆,他们身负上天安排的使命来到人世间,宣扬佛教、驱鬼降妖;其次,是关于呼图克图、忽必勒罕等高层喇嘛等宗教人物的奇异诞生、出家修道成为得道飞升神仙的传说;再次,是关于佛、菩萨与护法神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治病救人、改邪归正等内容的传说。从历史学、宗教理论、比较文学理论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揭示蒙古民间历史人物和神佛传说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规律。第二章《蒙古民间名胜古籍文物传说研究》。本章对驮着佛像的骆驼卧着不能起的地方、灵车陷进泥土不能动的地方、找见佛像的或佛像加重不能移的地方、降服妖魔鬼怪的地方修寺建庙的传说,用母题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君王修寺建庙的传说,用故事形态学方法进行研究。本章还对佛像传说、佛经传说进行研究,得出佛像雕塑和佛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的结论。第三章《蒙古民间山水传说研究》。本章对沙漠戈壁传说、湖泊河流传说、地名传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识到蒙古族居住区的山水传说故事中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热爱自己家园和努力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的强烈愿望,通过对这些传说的母题与相关民族或国家同类型传说的母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些传说受到了佛教及印度、藏族文化的多重影响,从而使得它们的内容更加丰富。第四章《蒙古民间格斯尔传说》。《格斯尔传》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在民间产生了许多有关格斯尔的传说,这些传说故事与蒙古地区山川水泊结合形成了富有蒙古地方特色的山水传说。本章研究与格斯尔有关的山水、寺庙、敖包传说。人们崇拜格斯尔的主要目的在于祈祷不被匪盗掠夺,不被野狼祸害,不被风暴袭击,向往有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五谷丰登、平安美好的幸福生活。本章中归纳出格斯尔传说的神化性、现实性、民主性。运用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找出格斯尔传说和哈萨尔传说的共同点,归纳出蒙古民间传说,特别是英雄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文章结构安排基本方法的研究路径。第五章《蒙古民间风俗传说研究》。本章对蒙古民族饮食方面的红、白、青、紫食,衣饰方面的白绒帽、黑顶帽、假发、喇嘛裙,居住方面的蒙古包、毡房、门前石狮等生产生活传说,以风俗理论来剖析,对它们的由来和使用方面的情况进行阐释。这类传说依托于蒙古人的狩猎和游牧生产方式,受到了佛教和萨满教的深刻影响。本章用母题分析法研究祭敖包、铲骨崇拜、占卜习俗的传说,揭示了蒙古风俗传说不仅植根于原始崇拜观念,而且来源于崇拜佛教的信仰观念。把游艺传说分为唱歌说书传说、舞蹈传说、棋牌传说三种类型,分析出蒙古风俗传说中的佛教文化和军事思想。结论部分对上述五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从理论高度进行归纳,总结蒙古民间传说包括蒙古历史、生产生活、文化、宗教和习俗等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基于激光电离源的飞行时间质谱作为一门新兴的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生物组织中元素和分子的成像领域。但受限于仪器检测灵敏度(采样效率、电离效率、传输效率)以及光学衍
患者,女性,34岁,农民.上腹部胀痛半年,B超示:肝脏多发囊性包块,拟诊"肝包虫".
前面曾提到,自1950年7月1日起本埠信函邮资按外埠的半数核定。但邮集中有一封一个多月后由北京寄燕京大学的平信(图7)明明贴了400元邮票(改五200元两枚,销“北京(十八)一九五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为评价提供方向。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