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欺凌问题开始逐渐在媒体上出现,个别报道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欺凌行为在儿童间频繁发生,给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学术界也从各个领域对儿童的欺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本文是针对儿童欺凌行为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选取儿童间的言语欺凌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所以将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儿童言语欺凌行为,主要因为:一是在儿童欺凌行为中,言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最高;二是儿童言语欺凌行为作为一种软暴力,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三是儿童间的言语欺凌行为,相对来说严重程度比较低,干预效果比较明显。此外,本文是一个针对儿童个体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立足于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儿童的言语欺凌行为进行干预,纠正其不正确的认知,改善儿童在人际沟通方面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掌握文明礼貌的沟通语言,提高自身沟通交往的能力。同时,笔者在暑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参与南京市X社区儿童服务项目,在服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参与X社区服务的孩子们,言语欺凌行为频繁发生,因而选取南京市X社区参与服务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选取小组工作方法为主要的介入方式,个案工作作为辅助,对X社区儿童言语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在小组工作的设计中,笔者主要运用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实例楷模、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法,从认知、技巧两大方面,对儿童言语欺凌行为进行介入。同时结合小组工作方法中的鼓励、表扬等方法,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小组成员的行为改变进行及时的强化,提高小组工作的成效。此外,选取组员2作为个案的干预对象,通过与组员2进行的五次访谈,组员2在言语欺凌行为和言语沟通交往能力方面,相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活动效果的评估,本文综合采用了问卷法、观察法,从活动内容设置、服务对象改变两大方面进行评估。本文试图在有关儿童欺凌行为干预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领域出发,对儿童间的言语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在将社会工作理论运用于实务的过程中,尝试着进行一些专业化的发现与思考,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运用,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本研究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计划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性的说明: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以往关于儿童欺凌行为的干预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儿童言语欺凌行为的分析。这一部分主要结合以往的研究以及笔者暑期专业实习的服务观察与记录,从儿童言语欺凌行为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进行阐述;第四部分:社会工作介入过程分析。这一部分先对介入的过程概要进行说明,然后对社会工作小组介入和个案的介入过程分别进行分析。第五部分: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主要从活动内容、服务对象言语欺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对服务进行效果评估。第六部分:总结与讨论。主要包括本文的发现,研究的不足以及笔者对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