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威胁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是青少年,而全球未来的环境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未来的意识和行动,因此在中学切实加强环境教育,是如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为全面了解兰州市目前中学环境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学阶段环境教育的整体实施提供现状资料和分析依据,我们以自编的“环境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表”为研究工具,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方法,随机对兰州市11所学校的210位教师与720位学生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保行为、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对环境教育的态度及教师的环境教育素质等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用Excel2000数据处理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目前兰州市大多数学校对环境教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中学教师对环境教育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在环境实践与环境教育能力方面不容乐观;第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基本形成了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教师和学生都对本地区环境问题比较关注,但对个人在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环境的认识没有很好地跟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第三、渗透教育模式是兰州市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科渗透不平衡,地理课、生物课在中学环境教育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进行改革,特别要加强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第四、师资是环境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教师需要接受有关的培训。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市在开展环境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育内容不系统;第二、环境教育的途径少,活动更少;第三、学科渗透不平衡;第四、环境教育资源缺乏;第五、学生和家长参与环境教育的深度不够;第六、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第七、环境教育的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通过分析现状,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应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认识;第二、继续加强学科渗透,并逐步由各科渗透模式转变为独立设课;第三、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第四、构建环境教育的支持系统;第五、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