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理念的笃行者——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XIV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对20世纪德国和世界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是二战后这代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历程漫长,作品的数量和品种也十分繁多。从这些作品中反映出他独特、大胆、多变的音乐观念。笔者通过对施托克豪森音乐研究之后发现,“钢琴曲系列”是施托克豪森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是因为它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创作方法,其创作还贯穿了作曲家整个创作历程,是一套能够体现施托克豪森一生创作风格的作品集影。特别是《钢琴曲Ⅰ-ⅩⅣ》的创作,就已经包含了他的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曲技法。笔者通过对这些代表性技法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发现了一条贯穿在这十四首钢琴曲创作中的核心,即对序列创作思维的坚持和不断发展。围绕着这个研究主线,笔者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通过对作曲家音乐观念的探究,追溯了为什么他会坚持序列理念的思想源头,这包括家庭、社会、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个人性格的建立,笔者将音乐观念的形成及发展的阐释作为施托克豪森对序列创作忠贞不渝的一种解释与说明。第二、第三、第四章关注的内容是十四首钢琴曲的序列化技法特征表现,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与归纳,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独创性的技术分析。全文得出最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施托克豪森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序列音乐创作,而这是与他的音乐观念紧密联系的。二十世纪音乐的作曲技法,经过“整体序列主义”的发展,将声音的各项元素予以高度的排列与组合后,似乎已经走到人工化的极致。虽然仍有人利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概率公式,将音高、力度、节奏各元素作不同的设计,可是它们所显现的,只是更精密、更机械化,缺少感情与人性。施托克豪森经过长期的苦思与摸索,对序列创作进行不断的实践与发展,终于悟出了一种能以十二音的广阔空间来作曲,又可以融入情感要素的独特作曲法,即公式作曲法(Formelkomposition)。许多作曲家和音乐研究者们都认为,序列音乐的创作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但是施托克豪森通过对钢琴曲Ⅰ-ⅩⅣ序列化创作的不断地坚持与发展,证明了序列音乐的创作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或被关闭,对我国经济运行产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硝酸异山梨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载体,熔融法制备硝酸异山梨酯的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特性,并采用
本文是关于中国音乐史学在近代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历史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讨论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相关
目的:制备具有海绵状结构的非诺贝特缓释微球,并压制成片。方法:Eudragit RS PO作为骨架材料,采用乳化溶剂分散法制备微球,所得微球采用直压法压制成片。考察微球的粒径、载
基于为政府改革服务之目的,本文从行政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视角,研究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和需求,目的使政府提高对电子政务建设作用的认识,重视利用电
在科学和经济等领域,许多问题都可归结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多目标问题中,往往要同时优化多个目标,而且各目标之间大部分是相互制约的,在优化时经常出现一个目标变好而另一个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的摄影观涉及摄影行业庞大体系的每个部分。他善于将摄影中的诸要素作为素材表达自己的逻辑。本文试图对他在法兰西学院所做的最后两次研讨会进
风险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成品油长输管道管理中积极引进风险管理思想,有利于全面提高管道的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在对风险管理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的基
关、郑、白、马元曲四大家的杂剧创作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创作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寄托了人性的正价值,给后人以丰富的借鉴。
品牌符号的表意活动,以各个阶段的相继"否定"前行为内驱力,呈现出格雷马斯符号方阵式的全否定格局。从无品牌附加值的"裸物"、具有指示区分功能的"牌子"、携带丰富内涵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