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转录相关酸性卷曲样蛋白3(transformingacidiccoiled-coilproteins,TACC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TACC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手术切除的196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及其病理及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均未进行过任何术前抗肿瘤治疗,在其中共收集了41例具有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作为对比。对收集的石蜡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 结果:根据评分规则得出,TACC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有60例,占30.6%;而在肿瘤样本中低表达的有136例,占69.4%。TACC3的表达高低与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血清CEA的水平,血清CA199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高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N转移与否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TACC3在41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非肿瘤组织样本的表达水平发现,TACC3在结直肠癌标本中是高表达的,而在癌旁组织中则是低表达的(p<0.05)。通过单变量分析结果我们发现,TACC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同时,年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生存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COX回归多变量分析,我们得出结果:年龄,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p<0.05)为结直肠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而TACC3的高表达可提示患者的不良预后。 结论:TACC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结直肠癌远处转移、血清CEA、CA199等特征与TACC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说明TACC3在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ACC3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更短的生存期;TACC3的高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但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