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入侵杂草紫茎泽兰进入到我国西南地区,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因此,了解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和研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目前,发现炭疽菌是紫茎泽兰的优势叶内生真菌,而炭疽菌作为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病原菌,可能具有开发成防治紫茎泽兰入侵生物菌剂的潜力。然而,对于紫茎泽兰叶内生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作用了解的还不清楚,探明这个问题,将为了解紫茎泽兰入侵机制和开发生物菌剂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云南、四川和广西不同地区的紫茎泽兰炭疽菌为研究对象,探明了它们在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方面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1.紫茎泽兰叶内生炭疽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实验经过ITS基因和β-tublin基因两种方法分析,从紫茎泽兰病斑和健康叶片上以及周边植物病斑上分离到的184株炭疽菌分别可以分为37种单倍型和30种单倍型,它们在系统发育上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Glomerella septospora, C. gloeosporioides, G. cingulata, G. acutata, C. siamense, C. crassipes, C. acutatum, C. orchidearum, C. fructicola和C.cliviae十种炭疽种比较相似。2.不同地区、不同入侵历史和不同来源的炭疽菌之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实验使用RFLP、ITS基因和(3-tublin基因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炭疽菌的分子变异,结果显示它们在遗传上没有显著差异。3.多基因法比单基因法更适合研究炭疽菌的系统发育关系。仅基于ITS基因和(3-tublin基因的系统分类方法不能将炭疽在种的水平上进行精确划分,两个基因结合分析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完全将所有菌株鉴别到种。4.紫茎泽兰的优势炭疽菌没有明显的地理独特性和入侵历史独特性。5.紫茎泽兰健康叶内生炭疽菌比紫茎泽兰及周边植物的病斑分离到的炭疽对紫茎泽兰的致病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