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A109铝合金轮毂锻件力学性能的工艺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飞机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轮毂作为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主要受力部件,对其各项力学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此,铝合金轮毂的密度小、热导率高、减震效果明显、成型性好的特点就尤为突出。本文以A109铝合金轮毂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以及控制粗晶并提出更加高效、严谨的操作方法来整体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成品率。将依据原工艺与新工艺所生产的轮毂在不同位置取样,将试样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比较二者力学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将铸锭3次镦粗、2次拔长后模压的新工艺对轮毂锻件的力学性能提升更大。此外,将锻件的锻造温度区间确定为400~460 oC,而开锻温度区间应定为440~460 oC,终锻温度保证在400 oC以上,可使模锻件的内部质量和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试样选取不同时效温度、保温时间后,对其力学性能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件时效温度为155 oC,保温时间为10 h时,轮毂模锻件的力学性能稳定。通过多组试件改变挤压温度、模具温度、模锻道次,来观察粗晶的长大情况,从而得出,挤压温度控制在410~440 oC,模具温度应控制在400~450 oC,模锻道次控制在2次左右,尽量不超过4次,可有效控制粗晶。在多次加工轮毂的过程中对各个工序进行改变和尝试,总结出能有效提高轮毂成品率的优化工艺流程:将铸锭定温470 oC,保温6 h以上,反挤压,在自由锻压力机上,模具定温450 oC,使用300 mm的锻钳,进行倒小棱后压至300 mm,在镗床上钻孔、镗孔,热处理后进行验收。
其他文献
柴油车尾气的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使用高活性的催化剂进行净化处理。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柴油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针对本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主要从学生团队合作、使用Aspen plus软件和校内化工实训基地进行辅助教学、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对近年来有关奇亚籽的研究进行相关报道,主要包括奇亚籽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旨在为奇亚籽的进一步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合理依据。
主要介绍日常食品包装常用的几种塑料生产工艺和所用助剂,针对向食品中迁移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单体、添加剂等几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组成、毒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列出有害物
有远见者:绿色壁垒在打破,消费者须知:防“毒”有高招,追求无止境的广日电梯。
为了云南本地核桃品种的进一步选育与开发利用,对云南省6种核桃栽培品种的果实特性、主要营养组成、脂肪酸、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龙佳、宁香为国
在含有 NaAlO2的电解液中对 AZ31B 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研究。分别讨论了 NaAlO2、NaOH、NaF 的浓度对微弧氧化膜外观及膜厚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为20 g/ L、氢氧化钠为5 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