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薪酬一直是公司治理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何实现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通过高管薪酬结构的设计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些都是高管薪酬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处于经济新常态之下的企业经营活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基于标准薪酬契约下的货币薪酬也很不稳定,高管需要承受过多的薪酬风险。高管为了保持利益最大化,在契约不完备的情形之下,在职消费便成为高管人员追逐高额薪酬的重要途径。同时高管权力较大企业中高管会对不同薪酬形式进行选择,从而对薪酬结构设计施加影响会导致薪酬粘性。薪酬粘性的存在说明高管需要承担的风险与未来获得的收益不相匹配,这一现象并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合理的经理人价格机制,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高管薪酬结构与薪酬粘性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降低粘性特征。 本文在研究以往的相关文献基础之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激励理论、归因理论等,考虑我国的经济背景,选取2010-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方法,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等方面对薪酬结构进行研究,并且基于高管权力视角来探讨薪酬结构和粘性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规范和完善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和支持。结果发现:第一、我国企业存在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业绩的敏感性大于业绩下降时的业绩敏感性,即高管薪酬粘性明显,并且国有企业这一特征表现更为明显;第二、在职消费在薪酬结构中的作用表现明显,而且因产权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职消费在薪酬总额的占比越大,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越不利,而在民营企业中却表现相反。另一方面,在职消费对货币薪酬的替代性对国有企业业绩会造成侵蚀,而在民营企业中有正向作用但不明显;第三、当高管的权力越大,且在职消费对货币薪酬替代性越强时,高管薪酬粘性越明显。 本文的结论将为特定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动态实现高管薪酬结构的安排以及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证据。据此,我国企业要尽力实现高管薪酬的定价与市场接轨以及充分考虑各种激励方式的优势并加以合理利用,并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赋予中小股东治理方面的特权。与此同时不断形成更加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不确定性与加大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