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基础,公众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医生作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之一,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在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相互矛盾的是,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患紧张、医疗冲突、医患冲突不断上演,公众对医生信任度一度下滑,极端伤害医生事件频频发生,甚至牵连影响到从医人员的职业发展,暴力伤医事件让从医人员失去信心,医疗人员缺失导致整个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更加影响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公众与医生之间的信任体系断裂,医疗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大幅降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公众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和谐稳定。  毋庸讳言,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度在中国一路下滑,形成了公众信任的危机。本文通过对社会大众群体中各个层次人群的调查研究,调查中国公众对医生信任基本情况;从公众信任理论角度出发,以公共产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等定量分析出影响因素,例如:内部包括公众本身情况、健康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信任、医疗保障条件、医生专业技能、医疗卫生体系等方面。对影响信任度的原因及变量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影响公众对医生信任度的深层次原因有公众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众信任机制断裂、社会媒体舆论导向等。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目前中国公众和医生之间的信任体系重建内容,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共产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从公众、医生、医疗机构、政府等角度,针对分析出来的信息不对称、公众信任不完善、舆论导向等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公众科学认知和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公众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完善医疗机构运营机制、重建公众信任机制、加大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木瓜日报》  Papaya Daily  这则短篇故事与一个题为“木瓜日报”的八卦专栏有关。十年来,这位记者一直为一份报纸撰写专栏。时间一长,这个每日刊载的专栏成了这份报纸读者们的心头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写的这些故事里其实掺杂了事实和虚构的内容,其中大多来自于不要脸的谎话。读者们难以自拔;他们需要点微不足道但又令人瞠目的奇闻异事来逃离日复一日的生活。他的编辑是个懒惰的老头,这个人才不管作者交
文学家就像是“驾驭”文字的天才,而艺术家则像是“玩弄”视觉的“疯子”,两者似乎都拥有着“泛滥”的情感,当两者关系越发靠近或者“天生注定”,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原本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人,到了这个世界我们被一分为二,所以人们总在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弥补自己一直以来的若有所思。而这一寻寻觅觅的过程也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恋爱”。在柏拉图的世界了,他更加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恋爱
提起静物画,我们会直接想到荷兰小画派艺术家笔下的花朵,食物,死去的禽类和骷髅。静物取代作为画面主体的人,由于其自身价值被呈现,从而形成独立类型。近期于费城美术馆展出的“美国静物艺术:从Audubon到Warhol”就给我们梳理了一个美式的“静物谱系学”。正如这个题目所暗示的时间,展览从十九世纪初期美国诞生时的作品开始,结束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当代艺术。对观者而言,困难的或许并不是理解这些非叙事性的作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推进,税务机关在征管职能转变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后,不论国税和地税部门合作还是合并,税务部门在征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客
辽宁省即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地震多发的省份,农村地区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严峻。辽宁省的农村民居基本没有抗震设防,也没相应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对农村民居进行抗震设防进行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