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高速经济发展的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得不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健康,公众开始自发地关注周遭的环境变化。新《环保法》的出台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参与讨论、监督的渠道和平台,也为作为“第三方”机构的环保NGO向公众传播环境知识、集结环保行动提供了便利。环保NGO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沟通公众和政府,并在环保决策上收集公众的意见为政府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新公民社会理论和参与式民主理论为基础,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环保NGO的动员和监督机制。通过对阿拉善SEE的“雾霾行动”、“一亿棵梭梭”和绿色和平对中国转基因工程的监督,总结出环保NGO、公众和政府之间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关系,强调环保NGO在科普环境知识、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必要性,并由此分析环保NGO在互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为环保NGO提供若干传播策略的建议。此外,也从环保NGO的传播行为和政府的博弈关系中探讨官方部门应如何应对公众的质疑,并就此为官方部门的应对方式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