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的识别,即词汇意义的获取。在词汇识别的过程中,词义的提取受到了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的影响。在词汇识别的过程中,首先提取什么信息,以及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何时被激活是词汇识别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通过传统经典实验和脑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不同英语水平的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大学生对英文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机制。 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英语水平的汉族大学生在英语词汇识别中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之间有无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2)不同英语水平的朝鲜族大学生,在词汇识别中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之间有无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因此,本研究采用了2(母语:汉语、朝鲜语)×2(英语熟悉度:高、低)×4(启动条件:形似、音似、义似和控制组)的混合实验设计,选择了延边大学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学生各14名,其中每组中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各7名,记录了行为数据的反应时和准确率和脑电神经指标作为因变量。 在正确率上,英语水平高低在英语词汇识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反应时上,母语和英语水平高低均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1)低英语水平汉族大学生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高英语水平汉族大学生受语音的影响最明显。(2)高低英语水平的朝族大学生均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母语者由于受汉语和英语两种处理模式的影响,词形是影响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受英语处理模式的影响越大。因此,语音效果变为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该研究结果支持双通道假说。(2)朝族大学生高、低英语水平组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由于英语和朝语是表音文字,形音关系紧密,所以词形和语音是影响朝族大学生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该结论同样支持双通道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