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质量关系着教育发展的成败,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高低。尽管基础教育质量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但与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最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师质量的高低。为吸引广大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激励一线的教师努力工作,我国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教师质量的高低离不开科学的教师评价,教育部同年颁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教师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绩效评价的内涵是什么、教师绩效该怎么评价等问题,一时间成为研究者热议的话题。笔者试图以此为题,在阅读国内外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师绩效评价进行概念界定,并以此分析我国当前中小学实施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提出教师绩效评价的策略构想,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策略支持,乃至更好地配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本论文包括引言和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一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进行历史追溯,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阶段以及阶段特征;分析了当前关于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不同观点;进而提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概念。第二部分: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进行批判,认为教师绩效评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评价功能,管理有余发展不足;(2)评价主体,教师参评权利缺失;(3)评价内容,过分注重考试成绩;(4)评价标准,忽视教师的差异性;(5)评价结果,重鉴定轻反馈调节。归纳教师绩效评价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模糊的教师绩效评价理念;简单量化的管理运作模式;忽视中小学教师劳动特点;企业绩效考评在教育中的简单移植。第三部分:提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包括权变管理理论;综合激励理论;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这三种理论应当是构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之基。第四部分:提出实施教师绩效评价的策略构想。首先提出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基于此认为当前教师绩效评价的策略包括:建设健康的学校绩效文化、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标准、选择适宜的评价主体、合理运用教师绩效评价方法、建立教师绩效评价的保障机制等。第五部分:对教师绩效评价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师德评价问题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