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皮松(Pinus bunge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针叶树种。本文以上述3树种1年生幼苗为试验对象,在温室中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幼苗实施了全光、1层遮荫(70%透光)和2层遮荫(40%透光)3种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了3树种幼苗在不同光照处理下的形态响应和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分配状况,分析了不同光照下这些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照的适应机理及碳氮分配关系,以期为温室育苗中光照的调节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结果表明:(1)全光为适宜油松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最佳光强,而不同光照下,白皮松和红皮云杉2树种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变化较复杂。在生长前期,白皮松幼苗70%透光下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最佳;在生长后期,白皮松幼苗最终表现为全光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状况最佳;70%透光最有利于红皮云杉幼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较全光下高10%~20%;但40%透光对3树种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2)2种遮荫处理下,白皮松和红皮云杉幼苗叶片生长状况均比全光好,油松幼苗叶片生长状况则在全光下最佳。而油松和红皮云杉幼苗根系生长均为全光下最佳,不同光照下白皮松幼苗根系生长状况为:70%透光>全光>40%透光。(3)全光下,油松幼苗碳水化合物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依次高于遮荫处理:在红皮云杉幼苗生长初期,70%透光下,幼苗碳水化合物与可溶性蛋白积累高于其它2处理,生长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全光下依次高于遮荫处理。而全光对白皮松幼苗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无显著影响,全光下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70%透光下低约10%左右,但全光下的淀粉含量与70%透光间差异不大。遮荫下3树种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全光,最高可达全光的2倍。(4)3树种碳氮分配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但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分配间则存在显著相关性。3树种幼苗期耐荫性为:红皮云杉耐荫性最高,油松最差,白皮松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