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和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简称Bc)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好气芽胞杆菌,两者的表型和基因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同属于蜡状芽胞杆菌群。其中,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B.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在芽胞形成过程中能产生Cry4A、Cry4B、Cry11A和Cyt1A等多种毒素蛋白。P19和P20是Cry11A和Cyt1A的伴侣蛋白,在晶体蛋白的形成和其稳定性的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5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蜡状芽胞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并对所得到的序列进行简单的分析,发现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蜡状芽胞杆菌的16S rRNA基因的相似性很大,大约为99%,在其全长含有6个区域的不同,根据这6个区域将Bt和Bc分成6个亚群,而Bt和Bc在不同亚群之间交替存在,说明16S rRNA基因上的差异不足以区分Bt和Bc。研究结果扩展了现有的芽胞杆菌16S rRNA基因的资源,对以后芽胞杆菌的分类提供了参考。为了进一步探讨P19和P20对Cry11A和Cyt1A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表达P19、P20、Cry11A和Cyt1A不同组合的七个Bt重组菌株,分别从目的蛋白表达、营养细胞生长、芽胞和晶体形成、杀虫毒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yt1A单独表达对自身细胞有毒杀作用,但P20和Cry11A的表达能够阻止或缓解Cyt1A对自身细胞的毒杀作用,P20有利于Cyt1A形成正常的晶体形态。Cry11A在没有任何伴侣蛋白的情况下能形成比较规则的双梯形晶体,P19能够促进Cry11A蛋白的表达。生物测定结果表明,P19和P20的表达对Cry11A和Cyt1A的杀蚊毒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本论文还研究了在模拟中肠的碱性条件下Cyt1A和Cry11A的相互作用,发现Cyt1A在pH10.5的环境中能被蛋白酶K降解为22 kD的蛋白,而激活状态的Cry11A和溶解状态的Cyt1A能相互作用,并保护Cyt1A的二硫键不被蛋白酶K降解。本研究为深入研究P19和P20蛋白对其它毒素蛋白的辅助作用及不同晶体毒素对目标蚊幼虫的协同毒杀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