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的各种临床因素与膀胱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膀胱癌病例的病历及回访,收集初诊时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级,分期,肿瘤的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的各种临床因素与膀胱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膀胱癌病例的病历及回访,收集初诊时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级,分期,肿瘤的大小,数目,肿瘤基底大小,术式,化疗方案,有无并发BPH,有无复发等临床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对各因素与膀胱肿瘤复发的相关性进行x~2检验,对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探讨分析与肿瘤复发关系比较显著的几个因素。结果:共收集到132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其中男105例,女27例,复发35例。年龄在23—85岁之间,平均年龄58.3岁。因血尿入院患者114例。病理分级:Ⅰ级有48例,Ⅱ级63例,Ⅲ级21例;分期:Ta期98,T1期34例;其中肿瘤为单发82例,多发50例;行TURBt术有8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有51例。其中与膀胱肿瘤复发显著相关的因素为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肿瘤的数目及基底大小,患者的年龄及是否合并BPH也与肿瘤复发有一定关系,不同术式及化疗药物的肿瘤复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及肿瘤的数目、生长方式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合并BPH也可能增加膀胱肿瘤复发的风险,年龄与多种因素紧密关联,共同影响着膀胱肿瘤的预后。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之间的肿瘤复发无明显差别。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关键是根据患者膀胱肿瘤生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术式,以尽可能将肿瘤切除干净,减少肿瘤的复发。
其他文献
针对有源噪声控制中次级通道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建立次级通道模型集以覆盖次级通道的不确定性,每个模型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采用Modified FXLMS算法进行权值更新的自适应滤
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
对纪实摄影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毫无疑问又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变动不居,史无前例。时间被高度压缩,一切新生事物都会被快速迭代,老化变质。空间被高度压缩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e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清的表达与NSCLC疗效、组织病理类型、分
本调查结果显示,从1995年9月到2002年8月间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从1995学年的0.045%发展到2001学年的0.726%,并存在继续发展的趋势.除四年级外,发病率随年
涎腺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AC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涎腺低度恶性肿瘤。多数ACC具有侵袭性,容易复发和转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失调起着关键性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疾病谱的变化,传统医院门诊按专科分类无法全方位掌握患者的病情,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是医院门诊诊疗模式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诊疗模式下,患者就医
肿瘤抑制基因PTEN是PI3K/AKT途径的主要负调控因子,同时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能脱去多种促瘤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激酶的磷酸基团,降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PSA、PSAmRNA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巢式RT-PCR检测28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19例接受过内分泌治疗,9例未接受内分泌治
论文对自动操舵仪这一部件进行一些简单介绍,继而重点针对船舶自动操舵仪的常见故障提出故障诊断与检测方案,旨在通过有益的探讨不断丰富船舶控制技术经验,为提高船舶的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