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解决传统工农业生产带来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农业生态工程应运而生。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起步时间较晚,各学科对农业生态工程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为了使农业生态工程进一步的系统化、规范化,使投入更加高效和谐,产出更加持续稳定,就必须充分了解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原理及特征。 本文首先以绥滨镇农业生态工程为例,研究了该农业生态工程的出发点、总体框架、动力和保障以及凸显的价值,认为绥滨镇农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优势和社会需求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363”工程,即三个循环经济层次,六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三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动力主要来自社会需求的拉力,科技发展的推力以及企业的纽带作用,其保障主要有资源、市场、能源、生态区位、政策制定以及技术人才六方面,其凸显的价值在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基于此案例,本文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三方面原理,即生态学原理、工程学原理以及经济学原理,并从哲学的视角,采用成对范畴的语义关联,分析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三个特征,即自然性与人工性的统一、多样性与整体性统一、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