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冷战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日益受到杜鲁门政府的重视,作为“亚洲门户”的菲律宾战略地位凸显,出于冷战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价值的考虑,杜鲁门政府决定将菲律宾纳入反共反苏的冷战轨道。为此,杜鲁门政府确立了对菲律宾的心理战略,并对菲律宾实施了心理战行动。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上,试图利用美国政府解密文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历史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方法,探讨杜鲁门政府对菲律宾实施心理战略的原因、心理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实施效果,以揭示杜鲁门政府利用心理战实现其国家政策目标的实质。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前言叙述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以及资料来源。第一部分探究了杜鲁门政府对菲律宾实施心理战略的原因,从菲律宾地缘战略重要性、战后菲律宾的国内形势以及美国对外心理战传统等方面加以分析。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杜鲁门政府对菲律宾心理战略的制定。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战文件,指导美国在全球范围的心理战的实施。随着冷战在亚洲的发展,为了把菲律宾纳入反共轨道,杜鲁门政府最终制定了对菲律宾的心理战略。第三部分主要考察了杜鲁门政府对菲律宾心理战略的实施。为了实现美国在菲律宾的心理战略目标,杜鲁门政府对菲律宾实施了具体的心理战行动,这一部分对杜鲁门政府在1949-1953年在菲律宾的具体心理战行动进行了详尽阐述。第四部分分析了杜鲁门政府在菲律宾心理战略的实施效果。杜鲁门政府在菲律宾实施的心理战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成功地实现了美国的国家政策和目标。第五部分对杜鲁门政府在菲律宾心理战略的进行了评价,并与同时期美国在泰国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心理战略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心理战略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