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成语形式精炼简洁,内容丰富,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语言材料。本文把汉语成语的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语言学、文化学、教学论及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先对汉语成语进行了语音、语义、语法、修辞、语用、文化多方面的本体研究,后对成语进行教学研究,并构建了对外成语教学模式。第一章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研究成语。语音的平仄节奏主要有十六种变化类型,“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这两种形式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语义研究重点分析了成语的语像义,使用语义场理论,分为内容义场和色彩义场两类,运用隐喻理论的三种类型分析了成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形成的理据。重点举例阐释了成语的理性义转移的六种情形。语法研究对七类结构关系的成语再作具体分析,发现且其结构关系和结构成分均呈现出均衡对称性的特点。通过归纳得出成语有十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并举例详细说明了三种词性的成语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第二章成语的修辞研究,规范了成语蕴含的修辞格,探讨了成语的几种语体风格。成语的应用研究,归纳概括出成语的六种活用现象和四种变式成语形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研究成语文化,着重论证了成语形式上体现的等级观念对汉语成语排序的影响,并详细举例介绍了各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成语中的表现。第三章论述了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问题,重点从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师的教学三方面来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归纳了成语习得的四大偏误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条对外成语教学建议,并用演绎法为具象性成语构建了“视听——感知”教学模式,为抽象性成语构建了“认知——交际”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