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对中国民航市场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对行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横向并购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并购类型。经济学理论认为,横向并购显著增加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造成垄断,导致市场价格上升,损害市场竞争。但同时横向并购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特别是当市场中的竞争充足时,横向并购并不会损害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鉴于横向并购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显著影响,研究横向并购的经济学效应有重要的意义。民航领域的并购是横向并购的重要表现形式。2010年,中国民航市场上发生了两个大规模的并购。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大并购进一步强化了东航集团和国航集团的垄断地位,显著增加了中国民航市场的集中程度,地方、民营航空公司被进一步边缘化,给中国民航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民航市场作为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场,这两大并购也对国际民航市场造成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两大并购的影响研究还相对匮乏,尤其是中国国际航空与深圳航空间的并购,还没有文献研究过。本文的目的是使用统计和计量的方法,实证对比分析两大并购给中国民航市场和国际民航市场带来的影响,探究中国民航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产生的经济学效应。本文基于跨度十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中国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的并购及中国国际航空与深圳航空的并购这两个“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离散选择嵌套Logit模型、消费者福利模型等经典模型,以及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回归、差分GMM回归等经典分析方法,对中国民航并购的经济学效应做了细致全面的定量分析。本文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第3章)对中国民航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使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勒纳指数对航空公司的市场势力做了描述分析。随后,从总资产、总负债、净利润、机队规模、收入客公里、运输总周转量、飞行班次七个维度,列出了并购前后,东航与国航的运营与规模数据的变化。第二部分(本文第4章)研究并购对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2007年第二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间中国主要民航企业及国际竞争民航企业的经济舱国际航线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使用随机效应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回归,实证分析了中国民航并购的国际竞争力效应。第三部分(本文第5章)研究并购对航空公司票价的影响。基于2007年第二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间中国主要民航企业的经济舱国内航线季度面板数据,在对航线类型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使用随机效应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实证对比分析了并购对不同类型航线票价的影响。并进一步加入对时滞效应的考量,对比分析了并购对相关航线在长短期内不同的价格效应。第四部分(本文第6章)研究民航并购的多市场接触效应。基于第5章的数据,计算了两种经典多市场接触指标,采用随机效应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差分GMM回归,实证分析了多市场接触对航空公司间串谋行为的影响。并将航线根据不同利润额分类,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多市场接触对航空公司在不同利润额航线上串谋行为的影响。第五部分(本文第7章)研究民航并购的消费者福利效应。在第6章数据的基础上,加入了基于2007年第二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间中国主要民航企业的商务舱国内航线季度面板数据,采用离散选择嵌套Logit模型和消费者福利模型,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实证对比分析了东上并购和国深并购对中国民航消费者福利的不同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勒纳指数均显示,两大并购显著引起了东航集团和国航集团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市场势力的上升。在国内市场上市场势力的上升大于在国际市场上市场势力的上升。第二,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均显示,两大并购并未显著提高国航、东航、上航、深航在国际民航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对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更低廉的票价、更高的准点率、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是否加入国际三大航空公司联盟。第三,两大并购均显著引起了国内市场上相关航线价格的上升。并且,短期内中国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的并购(重叠航线上的并购)引起相关航线上较大幅度的价格上升;但长期看中国国际航空与深圳航空的并购(互补航线上的并购)引起相关航线上价格更大幅度的上升。第四,两大并购均显著引起了航空公司间多市场接触的上升。尽管使用简单计数型多市场接触指标的回归中,多市场接触的增加并未引起航空公司间的串谋行为。但使用利润加权型多市场接触指标的回归中,发现多市场接触的增加导致了航空公司间串谋行为的显著增加。基于航线利润额对航线分类后也发现,利润较高的航线上(前25%),航空公司间的多市场接触引起了价格串谋。第五,对效用函数和需求函数的估计结果发现,对民航经济舱消费者效用影响最大的产品属性是民航产品的价格;而对商务舱消费者效用影响最大的产品属性是民航产品的频率。对消费者福利函数的估计结果发现,两大并购均造成了相关市场上消费者福利的损失,这主要是由更高的市场票价或更低的航班频率引起的。在对相关市场进行进一步划分后,发现国深并购造成的重叠航线、连接三大航空集团枢纽机场所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线、以及低集中度航线上民航消费者的损失要显著大于东上并购在这些市场上对民航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创新:首先,从研究的主题上,民航并购作为横向并购的重要表现形式,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要经济学问题。但国内研究中对民航并购经济学效应的关注却相对匮乏。中国民航市场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民航市场,民航并购对中国民航市场、国际民航市场都有深远的影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题聚焦中国民航并购的经济学效应,丰富和补充了民航并购的经济学研究。第二,从研究的方法上,目前国内对民航并购的研究基本都是定性分析,这种方法操作难度小,执行成本低,是横向并购评估审查的基本方法。但是该方法缺乏定量分析,不能够准确反映出并购的反竞争效应。本文基于跨度十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经典计量模型和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航并购的经济学效应做了细致全面的定量分析,为航空公司及反垄断执法部门提供政策依据,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突破和改进。第三,从研究的视角上,现有的关于中国民航并购的文献都是对中国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并购的研究,并且都只关注了并购的价格效应。本文是国内外研究中第一篇综合对比分析中国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的并购和中国国际航空与深圳航空的并购的经济学效应的文章。除价格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外,本文还研究了两大并购对中国民航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效应、多市场接触效应和消费者福利效应。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视角新颖且更加广泛。第四,从研究的数据上,现有的研究在涉及到中国民航市场的客运量数据时,通常使用航线层面的数据,未具体到航空公司—航线层面的数据,这就导致无法对航空公司间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在涉及到中国民航市场的票价数据时,通常用携程等机票代售网站上公布的不同舱位的票价平均值或中国民航局的基准指导票价来代替真实的票价,不利于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使用的面板数据包含航空公司—航线层面的真实票价、客运量数据,所得出的实证结果更加准确可信,对既有研究作出了改进。
其他文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全世界约10亿人死于吸烟这一无形的杀手。吸烟不仅具有致癌作用和损害呼吸、心血管等系统,对于肝脏也有毒害作用,可以加重各种慢性肝病的病情进展,甚至
为了了解特殊教育地位和作用,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自身的角度,谈谈他们对特殊教育的看法。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看法
匿名信源的使用一直是新闻操作中最具争议的方式之一,业界人士和相关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信源隐匿和新闻真实、信源保护与司法公正这两个话题上。本文以2018年的4个月《纽约
<正>背景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由于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合,且母亲产生了新生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相应的抗体引起,临床表现为患儿皮肤和巩膜黄染、血清中胆红素增高等。对于重度新
会议
办公自动化系统OA(Office Automation System)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的系统。它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
LTE技术同时支持TDD和FDD两种制式以实现对频谱资源灵活高效的使用。尽管协议制定中已尽可能保证了二者的一致性,但双工模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仍然存在。本文通过研究LTE TDD
企业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员工的学习和成长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中以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模式承载。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员工学习成长可以接轨的主要
交易习惯是先前商事活动中形成的惯常模式或者习惯性做法。我国合同法多处提及交易习惯,从制定法的高度承认了交易习惯的地位。国内现有的学说主要着墨在交易习惯的规范分析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满足职场人群提升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国内继续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如何凭借自身知名度和学
对吊杆式船载起重机建立传统集中质量数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欧拉法推导出该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数值分析技术,结合船载起重机的自身参数进行吊绳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