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橡胶弹性、优异的耐候性、耐低温性、着色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SEBS的压缩变形较大、热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制约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SEBS经充油增塑、改性剂、填料、助剂等共混改性后,其综合性能会显著提高。本文以填充油为增塑剂、热塑性塑料聚丙烯为改性树脂、无机纳米填料为增强剂,对SEBS进行改性,研制了一系列改性SEBS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了填充油用量对SEBS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SEBS最佳充油比为SEBS:填充油(15#白油)=100:120(质量比例)。2、采用PP(M2600R)、PP(320)和PP(040)三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聚丙烯对充油SEBS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充油SEBS/PP复合材料。并综合比较了三种改性体系的综合物理性能,确定了PP(M2600R)为较好的改性剂。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的加入提高充油SEBS的刚性,但降低了其柔韧性,当PP(M2600R)含量为50份(质量份)时,充油SEBS/PP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物理性能。3、研究了经不同偶联剂处理后的填料,对SEB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当采用偶联剂KH550和NDZ-201联合使用处理填料的方法,且两者的用量均为0.25份(质量份)时,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并且探讨了碳酸钙和滑石粉两种填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滑石粉为较佳的填充剂。4、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微观形态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滑石粉用量较少时,填料在复合体系中分散比较均匀,起到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当滑石粉用量较多时,填料在SEBS/PP基体中分散不均匀,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团聚或附聚现象,致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确定复合材料中滑石粉最佳用量为15份(质量份)。5、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滑石粉对SEBS/PP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升高,初始热分解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当滑石粉的用量为15份时,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提高了10℃。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滑石粉对复合材料中PP结晶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石粉用量对复合体系耐寒性没有影响,滑石粉在复合体系中PP的结晶过程中充当辅成核剂,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增加了PP的结晶度但没有改变PP的结晶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