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探析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anxi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庚作为北京大学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而为大家所熟知,其所做《中国文学简史》和《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界拥有重要一席。但是林庚先生在三十年代却是以新诗人的身份跻身文坛,其在三十年代自费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四本新诗集。林庚的新诗还被翻译成了英文,收入了陈世骧和列克顿(H · ACTON)所编选的《中国现代诗选》(Modern Chinese Poetry),共收19首,是最多的一位。张定和和江文也都曾为其谱曲,以便传唱。诚如废名所说,林庚在新诗中的地位“比任何人更重些,因为它完全与西洋文学不相干,”为新诗坛带来了一份晚唐的美丽。朱光潜亦在《诗论·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中提到林庚当年和徐志摩、卞之琳等都是时人做诗的模仿对象。九叶派诗人唐祈也认为“在《现代》上发表诗的不少诗人,逐渐形成了中国象征诗派的风格,无论在诗的立意造境或是语言形象方面,都立求创新,其中林庚和废名的诗尤为突出,他们两人的象征手法,更多的和中国古典传统有所融汇和结合。”洪子诚后来回忆,其老师林庚“是诗人。但他是写‘新诗’的诗人。是能写好旧诗但坚持写新诗的诗人。”林庚身处上世纪三十年代自由诗大潮,从中国自身文学传统出发,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新诗形式理论建设,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其更是发表了数十篇诗歌专论。不可谓不坚持。其在以“沟通新旧文学”作文学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诗”、“节奏音组”、“半逗律”、“典型诗行”等具有传统汉诗色彩,但在新诗领域颇具创建的观念。其推崇创建的“九言体”更是被谢冕称为“林庚体”。对于当下新诗的困境,其关于新诗建行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格律新诗的窘境和新诗如何作为一个独立文体而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时代意义。本论文拟从林庚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诗歌创作及理论入手,努力还原林庚所处的时代语境,探究林庚诗歌理论来源,在围绕林庚的讨论中,分析当代对于林庚的研究及“林庚热”现象。通过对林庚这样一位致力于新诗格律理论的诗人兼文学史家的分析,探究新诗格律在当代中国新诗中的发展前途。
其他文献
<正> 一、研制理由原有抗生素产品以水针剂出厂,因水针剂在储存期内稳定性差,临床副反应大。外贸、军工及医疗等方面要求多供应粉针剂,原有气流喷雾干燥塔的生产能力已不相适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应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的引领与保障作用,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而在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采
目的: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芳香化酶、5α还原酶1型及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了解这三种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分析三种蛋白的表达是否存在相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M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突触素表达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TMS组与假刺激组成年大鼠各32只,于MCAO/再灌注(MCAO/R)120min后3周内接受TMS与假刺
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履带拖拉机类型和全球履带拖拉机的产业分布,分析了双轨履带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之间的差异,提出了未来履带拖拉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