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我国于2013年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经济形态开始由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尽管我国已经进入服务型经济,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仍然不足。2015年,我国的三产比重为50.2%,仅高于二产比重9.3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三产比重均已达到70%以上。河北省的三产比重不仅与北京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河北省的三产比重为40.19%,低于北京近4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服务业不仅可以活跃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功能,同时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加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近年来,随着中央与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将京津冀区域打造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悬殊,发展较落后的是河北省的11个城市。因此,加快河北省11个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是促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当前,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潮流。本文首先对中外学者关于城市经济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随后对城市经济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影响进行了综述与评论。本文选取河北省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首先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提出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随后用不同的测度方法对河北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应用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河北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规模、专业化、多样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规模与多样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反向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较成功的江苏省与浙江省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快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