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改革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依据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间脉络,以少数民族高考招生问题为切入点,从招生政策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双一流"背景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与完善的构想。基于历史性视角看来,自1950年以降,我国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同等成绩,优先录取阶段;严重摧残,陷入低谷阶段;民族预科,成就非凡阶段;科学分类,完善政策阶段。随着政策运行环境的不断变化,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在实践层面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考生生源质量下降,原来本科500分才可以被录取的学校或专业,基于优惠政策,可能录取分数线被下调至400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很大;二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受限,供需不平衡状态凸显;三是教育本身具有一定周期性,且结果无法预期,无法仅仅根据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占有量来衡量谁最应该受到照顾,也就是说教育的前期投入与后期产出很难体现是正相关的关系;四是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对政策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导致政策结果与政策初衷存在偏差。总之,局限性日益凸显,亟待调整完善。参照美国、澳大利亚在招生照顾政策目标价值、政策特点等方面的经验,我国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统筹改革。在宏观层面,要调整影响政策改革发展路向的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并且加强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中观层面,要协调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保持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的连贯性,使政策主体能够各尽其责;微观层面,通过合理制定加分、降分政策,重点突出教育公平中"精准照顾"的主导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加分,帮助少数民族考生能够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从而使少数民族高考招生政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现代健康管理是上个世纪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理念与医疗保健服务的模式。它整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以健康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