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家创新系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前沿问题。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创新系统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各个地区如何根据其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创建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适应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许多地区都在着手构建本地的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如何确定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进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从而逐步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用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其研究的目的是在系统地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结构和运行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基本概念、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并应用到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评估和成熟度的提升中,从而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理论的起源和基本要点及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流派;探讨了区域与区域经济、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等基本概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模式、梯度推移模式和反梯度推移模式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涵义、扩散过程、影响因素和扩散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及其功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区域创新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重要性;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测度方法及其指标;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概念、成熟度曲线与成熟度的计算方法及成熟度测定的思路。然后,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测定的意义,提出了区域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测定的步骤;分析了创新能力成熟度测定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并在详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测定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了详细地对区域创新系统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实证分析,收集了用于测定区域创新系统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的100个指标的11个样本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区域创新系统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测定过程,对11个省市的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了测定,并以湖北省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定量分析了各个要素创新能力成熟度提升的方案。此后,提出了要素成熟度偏离系数、系统成熟度偏离度、系统协调度和系统成熟度提升率等概念以及系统成熟度合成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了测定,以湖北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对系<WP=4>统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提升方案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其结论,提出了湖北系统创新能力成熟度提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运行过程和运行绩效;提出了分别基于关联度分析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系统运行能力成熟度测定方法,并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对11个省市系统运行能力成熟度进行了测定;根据对系统运行能力成熟度的测定结果,提出了湖北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能力成熟度提升的措施。本文只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成熟度的概念、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尚有许多问题未能在本论文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成熟度曲线的估计和检验、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模拟和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模型。
其他文献
“创新使命”是为促进全球清洁能源革命而成立的国家间的合作行动。本文在对“创新使命”发展、构成、原则、各国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加入创新使命应秉持的方针
在2016宁波&#183;上海投资合作洽谈会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奉化。据悉,作为奉化市近年来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的落户,将补上宁波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的短板,
目的:探究宫腔放置球囊压迫(Bakri球囊压迫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4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
在用自制消癥丸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基础上,近3年来笔者试用消癥丸内服加毫米波局部照射的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60例,并与单纯服用消癥丸的5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
背景:现阶段利用磁体的吸引力来增强下颌全口义齿、活动义齿以及颌面赝复体的固位力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目的:就磁性附着体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固位力的研究状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文化生活》模块无论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要,还是从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Hamilton(1989)提出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Markov switching model)是当前学术界中较为流行的一类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包含有多个结构方程,从而能够刻画出时间序列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40年来,财政改革几乎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分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各个侧面的财政管理改革也在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