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物滞留池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推动了低影响开发设施——生物滞留池的广泛使用。但是其对氮素污染物的不稳定去除效果,限制了该设施的进一步应用。明晰系统内氮去除机制,尤其是微生物脱氮作用原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完全氨氧化过程的发现,颠覆了以往学术界氮循环理论的认知。根据现有研究推测,完全氨氧化微生物(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很有可能存在于生物滞留池中,并且影响系统硝化过程。研究生物滞留池中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明晰系统的微生物氮去除机制,但是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证据,也缺少对其氮转化功能影响因素的调查,制约了生物滞留池微生物脱氮作用理论的更新与完善。本研究选取深圳市域内18个实际运行的生物滞留池开展场地采样实验,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搭建3种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物滞留装置开展人工模拟实验,运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系统内微生物氮转化关键路径、Comammox amoA基因序列及其绝对丰度,验证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在生物滞留池中的广泛存在性,总结了Comammox功能基因丰度及其多样性在系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其在硝化过程中的氨氧化功能潜力,并讨论了Comammox amoA基因丰度及其菌落多样性与工程因素的关联性。研究是主要结论如下:(1)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内存在完全氨氧化通路;场地采样实验的结果显示,Comammox amoA基因在深圳市18个生物滞留池中的检出率为100%,并且在不同季节均检测到其功能基因存在,证明了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在生物滞留池这一系统中的普遍存在性。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时间尺度上,旱季生物滞留池内其功能基因丰度高于湿季两个数量级;在空间尺度上,植被覆盖度高、维护状况良好的用地类型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基因丰度;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基质,其Comammox amoA基因丰度更高。生物滞留池内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与农业用地、森林土壤、湿地环境等自然生态相似,不同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人工系统。相同用地类型的系统,其内部Comammox的菌落结构相似。本研究未检测到Comammox Clade B和Nitrospira nitrosa菌种,所有检测的基因序列被分为20种OTU,其中数量最多的菌种隶属于Comammox Clade A2。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生物滞留池内优势菌种的基因序列与湿地、潮间带等地发现的Comammox amoA基因序列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将促进Comammox amoA基因数量的整体增长,而完全氨氧化微生物菌落内部各菌种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Comammox Clade A2数量与NH4+-N、NO3--N浓度显著正相关,Nitrospira inopinata数量与NH4+-N浓度显著负相关,Nitrospira nitrificans数量与OM浓度显著正相关。生物滞留池用地类型将影响Comammox菌落多样性,用地类型相似的生物滞留池,其系统内部Comammox的菌落结构也往往具有相似性;(2)降雨事件发生后,生物滞留池内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动态响应过程,其基因丰度随雨后时间持续增加,在雨后24h~36h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在模拟实验柱中,Comammox amoA基因的丰度均值与AOA持平,且在降雨周期内的基因丰度增长率要高于AOB;在一个实际运行的生物滞留池中,Comammox amoA基因的相对丰度始终超过50%,且其基因丰度高于AOB。以上证据暗示Comammox在生物滞留池系统中具备显著的氨氧化功能潜力,可能在系统的氮转化过程中占据主要的氨氧化贡献。土壤深度对Comammox的丰度分布存在显著影响。模拟实验柱中根系层的功能基因丰度比根系层的基因丰度低近一个数量级,但是其在氨氧化功能基因中的相对丰度却比非根系层高。同时在完整降雨周期内,根系层的基因丰度随雨后时间变化的峰值时刻明显提前于非根系层。(3)不同植物种类条件下生物滞留池中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与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美人蕉种植环境下Comammox amoA基因的绝对丰度最低,但是其在氨氧化功能基因中的相对丰度最高;同时美人蕉种植环境中Comammox amoA基因的多样性程度最低,且菌落结构与优势菌种和其他植物种类差异较大;美人蕉环境中的反硝化基因整体丰度下降,但是完全氨氧化反应对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最大。植物种类对生物滞留池中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影响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植物种类调控了土壤基质中的理化性质,从而间接影响微生物作用。本研究结果完善了完全氨氧化反应在生物滞留池系统内的研究内容,揭示了完全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与氮去除功能,有助于完善生物滞留池微生物脱氮作用机制研究,为提升系统氮去除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期,俄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在中东铁路、旅顺口、大连港获得了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中国东北问题就此产生。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在中东铁路、旅顺口、大连港的特权被确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同苏联结盟。1949-1950年,中苏双方就结盟进行了三次关键性会面,分别是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毛泽东访问莫斯科。东北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推进,世界上出现以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也加快对都市圈经济模式的建设和发展,2019年2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但在都市圈建设中存在产业同构、产品同质,跨区域协调障碍,科技创新动能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影响都市圈建设进程和区
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自预训练模型问世以来,该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该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已有的方法只专注于分析模型的预训练过程而忽略了预训练模型的微调过程。而作为将预训练模式应用于具体任务的关键步骤,微调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能够用于分析预训练模型微调过程的分析方法,能够通过分析预训练模型微调前后的差别了解模型的内部机制和原理。进一步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学习预警技术成为近年来在线教育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针对学习预警领域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分数预警和退课预警进行研究,其中分数预警存在预警颗粒度较大,退课预警存在预警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学习预警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相关行为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分数预警模型和退课预警模型,依照模型的预警效果,对学生和教师发送相关预警结果,有助于提升教学
神经网络由于其出众的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领域,其中甚至包括安全敏感的领域,例如自动驾驶、身份验证(人脸识别)、恶意代码检测等领域。但近几年,学者们发现神经网络非常容易被欺骗。例如一个微小的扰动,就可以使图像分类器发生错误。这种安全问题如果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而研究强力的对抗样本攻击,是促进神经网络安全性的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设计更加强力的对抗样本攻击方法,本
近年来,各种多模态内容社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应运而生并且正在逐渐成为人们主流的社交工具,而评论是这些内容社区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鼓励用户创作、增加用户的浏览兴趣以及传播作者的观点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一般来说,用户发表的评论质量往往良莠不齐,而且有大量发表作品的用户缺乏评论互动,这非常不利于内容社区的建设。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自动评论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需求。随着近几
全球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基于数据的新应用价值与日俱增,因此数据也被视为数字经济的“石油”。同时,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隐私权、收益权等各项权利的保护成为了研究热点。区块链的出现为去中心化环境下数据权利管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将全部状态记录于账本上并全网存储达到数据和计算的可信。但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数据直接上链存储,会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数据的机密性。如何在区块链上实现机
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用户以及上、下行链路所使用的信道通常需要进行正交性划分。常见的信道正交性划分方法包括频分、时分和空分等。将正交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产生了多址技术,将正交信道分配给上、下行链路产生了双工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信道正交化方法,即利用多普勒效应实现信道正交化。由于不同传播方向的信号与接收天线运动方向的夹角不同,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也不同,因而可以将相同频率的信号在频谱上分开,从而实现信道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技术已然家喻户晓,至今为止,诸如智能手机、电视、照明等越来越多的OLEDs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尽管如此,持续提升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仍有重要意义。空穴传输材料作为OLEDs器件中的一种重要功能层材料,起到传输空穴维持载流子平衡的作用。开发合成绿色简单、热稳定性良好、能级合适、高空穴迁移率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有助于
发生在1952年广东的反“地方主义”运动是建国初期南方新解放区中最大的一起针对地方干部的政治运动,在建国后的广东历史中,反“地方主义”曾多次发生。发生于1952年的这场运动的结果,是南下干部在广东各区县的领导岗位上取代了此前曾在此地长期活动的广东地方干部群体,大批的地方干部遭到了批斗与整顿。与其它南方新解放区相比,广东是大革命时期的革命中心。当党中央北移后,地方干部仍长期在当地活跃,在与当地社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