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歌中有许多歌咏长城的作品。事实上,长城自修筑之时起就承载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诗情的一个源泉。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中的一朵“奇葩”,唐代长城诗也在历代长城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统计唐代共有长城诗134首,在历代长城诗中数量尤为可观。唐代长城诗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高超的艺术水平上。唐代长城诗内涵丰富,有的歌颂长城保境安民的历史功绩,有的控诉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的抒写征人的厌战情绪,有的塑造思乡、思妇的人物形象,有的描述长城周边战争给人造成的苦难,有的描写长城周边的风物景色,也有以长城象征贤臣名将的……如此丰富的内容更需要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唐代长城诗的语言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讲究声韵,以增强诗的音乐美;妙用辞格,以增强诗的语言美质;多用边地的山川、关隘、物候等词语,突显诗歌的地域特色;精选边塞客观物象,组成典型系统的意象群;句式长短错落,活泼流动;匠心独运,精于炼字。这些语言特色对后代的长城诗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典修辞的沿用和系统意象的使用上。对长城诗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主要是通过“长城”主题词表帮助学生识别长城诗并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