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践推广,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循环农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农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有机农业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式。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本文选取临汾西山特困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即汾西、隰县、永和、大宁、吉县五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小农思想意识较浓、对市场掌控能力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依然客观存在。促进西山特困地区有机干鲜果和畜禽养殖循环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脱贫是本论文研究的落脚点。研究过程中使用文献回顾法、实地调研法和归纳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期刊书籍、政策文件进行检索和查阅,对临汾西山特困地区果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国内外循环农业实施的典型方案和主要经验,分析发展有机干鲜果和畜禽养殖循环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依据循环经济、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循环产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概念,重点就西山特困地区如何发展有机干鲜果和畜禽养殖循环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发挥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利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人才引进等方法来发展有机干鲜果和畜禽养殖循环产业。到“十三五”末西山特困地区干鲜果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其中有机果品达到102万亩,禽畜养殖规模达到5379万头(只),干鲜果年加工转化能力210万吨。全文较系统地针对干鲜果产业、畜禽养殖产业、干鲜果和畜禽加工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整体规划和基地建设方案,同时对最后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和贮销提供方案。旨在为当地政府进一步促进该区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