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等途径获取的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隐性知识,是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体系,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体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活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基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的差别以及教育成就感的获得迟缓,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分享中与普通学校教师存在一定差异。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积累和分享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厘清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性知识因素,寻找合理的解决路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本研究前期通过文献梳理,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积累和分享的研究现状,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特殊教育学校——宁波市C学校,使用封闭式访谈的方法,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途径、积累实践性知识的策略、分享实践性知识的方式四个维度出发,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分享状况。通过访谈发现:(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普遍认知不足;(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完整;(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倾向于自我解决问题;(4)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分享意愿,但在分享行动上缺乏足够主动性;(5)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列举的实践性知识分享途径较多元化,但制度性的建立亟待加强。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自身意识和教育服务的特殊性相关,也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制度和政策密不可分,同时涉及到教师培养体制中的课程内容和职后教育的针对性问题。据此可以从师范生培养制度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行政履职和管理体系、教师情感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