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车排子地区,其中沙湾组是该区油气重要产层之一。本区沙湾组受多物源、多类型沉积体系控制,砂体变化快,展布复杂,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工作。本文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沉积学理论,对该区沙湾组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对沉积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分析,对下一步沙湾组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进行预测。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通过识别地震反射同向轴的对应关系、岩电性突变等特征,将新近系沙湾组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SQN1s1、SQN1s2和SQN1s3。并在SQN1s1层序内可进一步识别划分出3个五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SQN1s11、SQN1s12、SQN1s13。 区内主要发育南北两套物缘体系,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相以及滨浅湖亚相。在通过开展单井沉积相、多井沉积相平面分析,结合砂体厚度、砂地比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内各级层序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认为SQN1s11沉积时期,沉积主体是由南向北进积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几乎覆盖整个南部地区。SQN1s12沉积时期,湖平面由低升高,滨浅湖沉积进一步扩大,三角洲沉积范围逐渐缩小,研究区西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SQN1s13北物缘扇三角洲沉积活跃,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为主。同时研究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好、厚度大、延伸远且连片性好可形成良好的储层,尤其是在地层上倾方向上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前端朵叶体,前端尖灭,横向上受河道间湾泥岩封堵,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