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来源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基本气流的情况下,应用正压无辐散模式对双台风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研究,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初始方位双台风的运动特征均能够运用非对称理论进行解释.2.非对称流函数场中,通风气流分别控制着双台风的移动;同时,双台风的移动对其对应的非对称结构具有反作用.3.任一台风初始水平尺度增大时,均可见:此台风的最佳相关尺度有变大的趋势;同时,另一台风的最佳相关尺度变化很小,而其通风气流速率与自身移速相关性增大.此外,最佳相关尺度的确定还依赖于双台风的初始中心间距、强度和台风的移动特征等因素.4.涡度平流项使得同等强度双台风的中心运动轨迹向对称化发展;在仅考虑涡度平流项作用时,流场只能引起双台观路径的摆动,并不能促使西台风发生大的逆时针打转运动;线性β项的作用是西台风逆时针打转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全球热带海气系统的变率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对全球海况异常与亚洲季风和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和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主要结论如下:(1)三大洋
该文通过对冬季北极海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科季北极存在四个海冰特征区:戴维斯海峡、格陵兰海、巴伦支海、白令海,其中戴维斯海峡海冰的冰-气关系最为显著.着重讨论了戴
有CCA方法设计了一个统计预报模式,以因子连续三(四)个时段的资料进行中国各月(季)平均温度在不同提前下的预报试验,提前时间最长为13个月.因子选用的物理量有全球 表面温度
该文利用〈〈热带气旋年鉴〉〉(1994年)的实测资料的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9428-9429号双台风的运动作了个例分析,结果表明:9428-9429号双台风的运动是双台风之间的相
还有几个小时,2013年即将过去。下午从浙江大学历史系同窗梅宇兄来自纽约的电邮,得知中国美术学院我的硕士、博士导师王伯敏教授12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他继9月我的本科
  本文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问题,采用城、郊建站以来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较完整的常规气象资料,选取与兰州市有相似区域气候背景的榆中气
该文将Jones的1930-1998年全球气温跨平的格点资料作EOF展开,得到并分析了全球年、季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利用奇异谱方法并结合最大熵谱方法分析了各特征模态的周期及
伴随模式同化方法是以数值模式为约束条件的变分方法,该文以中尺度模式MM4为基 础,完善了MM4伴随模式同化系统.对一次实际天气过程利用MM4模式伴随同化系统,进行了常规资料和
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
该文基于Mellor(1974)及Mellor等(1982)的闭合技术,将Level2.5二阶闭合模式作了进一步改进,即在控制方程组中加入水汽预报方程;在位温预报方程中加入辐射源项.同时引用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