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城市中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使得城区不断扩大,但有限的土地又限制了城市发展的范围和脚步。老城区拆迁改造既改善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水平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老城区改造,道路拓宽等不能仅仅采取拆除的方式,对于有利用价值的或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文物等需保护起来,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原地保护与新城区的规划相冲突,这时就需要将建筑物平移到合适的地方进行异地保护。建筑物平移需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对托换结构、移动速度等方面提出要求,还对由于平移引起的上部结构内力、震动等方面的影响有一定限制,确保上部结构的安全性、保证平移就位后正常使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平移的托换、平移的设计监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对平移过程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在前辈研究内容基础之上,以莱芜市高新区管委会综合楼平移为工程背景,对平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根据基础截断情况建立了平移之前的三种极端状态下的模型,分别为原模型、局部托换模型、施工完托换桁架模型,对比研究了三种模型的梁柱端内力。然后建立了施加上顶推力建筑物启动之前的四种模型,研究不同施力方式对托换结构及上部结构内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建筑物平移过程,使用优化后的摩擦摆隔震器模拟滚轴支座,建立力了时程函数和位移时程曲线,分析了四种不同时程工况相对于原结构小震情况下对托换桁架和上部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转角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支座形式改变对梁内力产生的影响,随层数增加逐渐减小,主要集中在底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变化幅度大于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变化幅度,节点位移变化幅度随层数增加而降低。托换桁架在降低负一层柱下端弯矩及剪力变化幅度起到有利作用。(2)平移启动前主楼托换梁的轴向变形大于裙楼。两点加载相对于一点加载更容易启动,托换梁轴向变形降低50%以上。每个轴线施加相同力时,最右端节点位移相对于理论加载更加均匀,但加大了各轴线节点的位移差值。(3)每个轴线施加不同力时,两点加载与一点加载相比,托换梁最大轴力可降低50%~70%,斜撑内力降低50%左右。且单个轴线两点加载使摩擦力与托换梁轴力的差距降低约10%。每个轴线施加相同力,斜撑轴力差值减小,托换桁架变形更加均匀。(4)每个轴线施加不同力时,两点加载相对于一点加载,柱端最大弯矩降低50%~80%,负一层梁端弯矩最大值降低60%左右。每个轴线施加相同力时柱端弯矩相对于每个轴线施加不同力时增大,会引起结构扭转。(5)平移过程中,同样大小的位移荷载两点加载相对于一点加载速度稍快一些,且速度越快引起的震动越大,通过增大顶推力加快移动速度,上部结构各点最大转角产生在中间楼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