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的提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而具有较高公众关注度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理应就环境信息披露起到引导和表率作用。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而在财务报告中加入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能够使利益相关者更理性地解读企业的财务业绩,并满足其决策的需要。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年度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中的环境信息的区别和联系,并阐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原则、方式和内容。然后,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在做好以上铺垫后,笔者选择在中国上市的煤炭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为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其06-08年年度财务报告环境信息披露状况。最后,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其中既包括货币信息,也包括非货币信息,既包括正面信息和中性信息,也包括负面信息。其中,货币信息要少于非货币信息,正面信息要多于负面信息。同时,由于法律法规和公众关注度的差异,煤炭企业财务报告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要高于冶炼企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逐渐改善,但利用环境信息美化企业形象的倾向性也逐渐显现。另外,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环保部门的设立、公众投资者和相关部门的监管等因素会对企业财务报告环境信息披露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虽然上市公司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但其中环境责任履行状况的章节与实质意义上的独立环境报告还相差甚远。
为改善披露质量,政府应该合理选择政策手段、合理制定环境支出的计算标准和方法、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监督。与此同时,企业应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为环境信息披露打造坚实基础。另外,企业还应根据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合理客观地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