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水杨酸和乙烯对低温胁迫下拟南芥几种生理指标的调节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是限制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自然灾害。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的应答机理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仍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阐明。近年的研究发现植物信号分子水杨酸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但对其作用机理了解不多。此外,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外源施加水杨酸或是测定内源水杨酸含量,而利用内源水杨酸改变的突变体进行相关的研究则鲜见报道。乙烯作为一种传统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已有不少研究,然而,利用内源乙烯改变的突变体进行类似研究的报道同样不多。而将水杨酸改变与乙烯改变的遗传背景组合到同一植株进行相关研究的报道更少。本实验所采用的材料包括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以及水杨酸、乙烯突变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内源水杨酸、乙烯以及二者组合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过程中几种生理指标的调节作用。将6周左右的拟南芥供试植株随机分成对照和低温处理组。低温处理的温度为5℃,处理15天后测定植株的生理指标,包括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等。此外,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供试植株的SOD、POD和CAT同工酶表达水平及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胁迫抑制所有供试植株的生长,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绿和失水现象。在受到低温处理后,所有拟南芥植株(包括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的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增加幅度最大的为snc1突变体。反之,所有供试植株在低温后POD活性均下降了,而snc1下降最少。低温胁迫诱导了供试植株的SOD同工酶表达,这与溶液测得的结果一致,然而,不同的突变体同工酶图谱组成有明显差异。POD同工酶受低温胁迫抑制,同样与溶液测得的结果一致,不同突变体酶谱组成差异明显。CAT同工酶在低温胁迫下表达水平较复杂,如野生型被明显诱导,而其它突变体差异不显著。基于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在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表明它们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也可能反映了植物受低温胁迫伤害程度的不同,因为抗氧化酶活性受逆境伤害的诱导。此外,也反映了内源水杨酸或乙烯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不同。低温胁迫造成了所有供试植株脂质过氧化,其标志性产物丙二醛含量显示,除了水杨酸缺失的转基因植株nahG低于野生型外,野生型相比其他各突变体要低一些,尤其是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in2-1和水杨酸不敏感突变体npr1-1组合(及ein2-1/npr1-1双突变体)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突变体,显示水杨酸和乙烯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具有协同作用。离子渗透率研究表明,低温胁迫极其显著地增大了供试植株的离子渗透率,其中水杨酸高积累突变体snc1最高,而其它供试植株差异不显著。低温胁迫增加了供试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其中snc1增加幅度最小,而npr1-1增加幅度最大。总之,在低温胁迫下,内源水杨酸和乙烯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叶绿素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水平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显示水杨酸和乙烯在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然而,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植株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对郑州市郊区四类灌区(污灌区、黄灌区、井灌区及天然降水区)土壤——作物系统(水稻、小麦)的重金属污染和作物富集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州郊区的农田部分已受到有害
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随之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思路和规律。但是就我国
<正>在分析调研采集的蒙式建筑纹样基础上,发现其层级和系统性并尝试构建蒙式建筑造型符号体系,提出该体系是由蒙式纹样、构造及色彩体系构成,进而研究代表蒙式特色的建筑纹
针对单相活性污泥法脱氮效率低以及污泥易上浮等缺点,提出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进行生物脱氮,并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培养颗粒污泥进行相关试验研究。 首先对两种碳源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并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接受治疗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在48 h以上患者988例。其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
期刊
随着离婚率的逐年抬升,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所导致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离婚冷静期制度,非但不会影响婚姻自由原则,反而会为离婚自由这一目的的顺利实
<正>一、引言射频卡又称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
尝试使用元素地层、最优分割与滤波法综合方法对济阳坳陷中生界地层进行划分.利用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岩中一些元素丰度及组合特征的响应进行层位的判别,并应用测井伽马值进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