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效利用磷资源的根系互作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传统农业高度依赖大量磷肥投入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植物高效利用磷资源的生物潜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植物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受局部养分的影响,也受相邻植物的调控,而有关互作体系植物根系如何协同响应局部养分和相邻植物,高效利用磷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分根土培、砂培的方法结合遮荫和微根管原位跟踪照相技术,系统研究了相邻植物玉米、蚕豆对目标玉米利用磷资源的影响,揭示了互作体系玉米根系生长的动态规律,探讨了根系觅食磷资源的行为,分析光照对目标玉米根系生长与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深入理解相邻植物调控玉米根系高效利用磷资源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与研究进展如下:(1)蚕豆提高根际磷的有效性,诱导玉米根系的增生,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利用:玉米/蚕豆体系目标玉米总根长、地上部生物量以及磷吸收量显著高于玉米/玉米体系;不同供磷强度下,相邻植物蚕豆的根长显著低于相邻植物玉米,但其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的分泌显著高于玉米;局部磷资源刺激了玉米根系的增生,对蚕豆根系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相邻植物蚕豆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促进了目标玉米根系的生长,目标玉米磷的吸收量显著高于磷均质供应的处理。该研究揭示了植物根系响应局部养分和相邻植物的根际调控机制。(2) 相邻植物通过改变玉米根系的生长方向影响其根系觅食局部磷资源的行为:玉米/玉米体系目标玉米躲避相邻植物玉米;玉米/蚕豆体系目标玉米根系沿着蚕豆根系生长。在远离相邻植物的磷富集区,玉米/玉米体系目标玉米根系生物量、总根长、细根比例显著高于玉米/蚕豆体系,其停留在磷富集区的时间显著低于玉米/蚕豆体系,养分的供应方式对根系停留在养分富集区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阐明了相邻植物通过影响根系空间分布调节根系觅食养分行为的机制。(3) 玉米根系对局部磷资源和相邻植物的协同响应随植物生长时间呈动态变化:生长前期互作体系目标玉米对相邻植物玉米、蚕豆无响应,目标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受养分资源的影响,后期目标玉米躲避相邻植物生长,根系空间分布开始出现不对称性;增加养分竞争区域磷的供应强度,目标玉米出现空间分布不对称性的时间推迟;不同养分处理,玉米/蚕豆体系目标玉米空间不对称性出现的时间早于玉米/玉米体系。该研究表明相邻植物的生长时期影响目标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4) 玉米根系对局部磷资源和不同相邻植物的协同响应依赖于光照强度对相邻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降低光照显著降低了植物根系生物量和总根长;与高光照条件相比,降低光照强度玉米/玉米体系目标玉米根系对相邻植物玉米和磷资源的协同响应消失;玉米、蚕豆之间的亲缘识别效应表现为玉米躲避蚕豆生长,并且这种响应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增加竞争区域养分供应强度,可以缓解目标玉米对蚕豆的躲避行为。该研究表明玉米/蚕豆体系玉米根系的生长与分布由养分的有效性和根系间的亲缘识别效应共同决定。
其他文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开幕式上代表党中央作了十六大报告的重要讲话后,我们台盟进行了认真地学习,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期刊
为改善在空间站长期值守的航天员的业务生活,提出建立空间站网吧,为航天员提供因特网服务的构想。为此分析研究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提出空间站空间因特网
随着在粮、经、饲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玉米已成为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禾谷类作物。怎样提高玉米产量已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而选育耐密优良品种将会
受益于第一次绿色革命,世界粮食产量特别是以小农户为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已有大幅提升,但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安全依然是广泛关注的
土壤水分不仅是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且与土壤侵蚀过程密切相关,还是水文过程中的重要变量。土壤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调节土壤与大气之间水分和能量转化,同时土
促甲状腺素(TSH)由垂体前叶分泌,其主要功能为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则是由TSH控制分泌,医学上常常通过测定血清中的上述指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具有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信息载体、培养人才、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学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管理者、测试者和学习者层面的社会学现状,提出了要处理
近年来,中国多地相继爆发雾霾以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中国大气污染呈现出区域性和复合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