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始于30年代的美国,继而在60年代,由于向“贫困宣战”的规划中使用了巨额国家预算资金,使项目后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在中国的应用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事,尽管她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各部门、各大公司、各大企业对后评价的需求越来越高。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市场经济对建设工程行为的拉动与约束日益强化,建立完善的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已成为深化建设工程体制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急迫而又崭新的课题。 本论文首先对建设工程项目及其后评价作了明确界定,将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视作项目生命周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视作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评价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她与项目前评价、项目审计与项目监理的关系密切相关,但又存在明显区别。其次,论文还对国内外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分析。第三,论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阐述了开展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促进建设工程活动规范化,弥补建设工程项目从决策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改进项目管理和提高建设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四,论文结合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实际,系统而深入地阐明了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依据、基本方法、指标体系、基本报表和基本判据。最后,结合我国项目后评价的管理实际,提出加强与完善项目后评价的机构建设、资质认证、人员培训、法律保障与规范后评价的方法与参数等对策措施及政策建议。论文体现了以下特色:(1)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总结研究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状况的同时,比较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进行项目后评价的经验、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项目后评价管理机制的构建思路。(2)论文对项目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上,注重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后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