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磺酸介质中锌缓蚀剂的研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是一种有着广泛工业应用的金属。一般情况下,在大气、淡水及其他中性介质中,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故被广泛作为钢铁等设备的保护性覆膜材质。镀锌设备常用作换热设备,由于与水接触其表面常被积垢覆盖,给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因此需要及时对设备的积垢进行清洗。氨基磺酸经常被应用于工业清洗当中,它为一元固体无机强酸,易于运输,操作安全,反应产物易溶于水。然而,在氨基磺酸清洗镀锌设备过程中锌会受到严重腐蚀,致使镀锌层部分破坏或完全脱落。因此必须解决氨基磺酸中缓蚀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关锌在氨基磺酸介质中的腐蚀反应的热力学性能参数尚未见报道,此外,能够用于工业方面的锌在氨基磺酸介质中的缓蚀剂也未见报道。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廉价的缓蚀剂来抑制锌在氨基磺酸中的腐蚀,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利用失重法,通过分别测定0.8mol·dm-3HSO3NH2介质中百余种有机化合物存在条件下,锌的腐蚀速率和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筛选出氨基磺酸介质中对锌具有一定缓蚀作用的几种化合物。   选择其中缓蚀效率较高的苯扎溴铵、苯并三氮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501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吸附热力学研究、吸附动力学研究及电化学研究。通过吸附理论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不同温度下各自在0.8mol·dm-3HSO3NH2介质中对锌的缓蚀作用,计算了吸附热及缓蚀剂的加入对锌在氨基磺酸中腐蚀反应活化能的影响,进而探讨缓蚀作用的机理。由实验结果可见:这几种物质在锌的表面主要产生单分子层吸附,且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上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苯扎溴铵、苯并三氮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6501的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随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下降,缓蚀率降低;苯扎溴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6501属于阴极型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四种单组分缓蚀剂的加入均提高了锌的腐蚀反应活化能,都能使腐蚀电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由于单组分缓蚀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复合缓蚀剂,能够抵制工作介质中的杂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复配,得到一种缓蚀效果良好的复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分别测定了复合缓蚀剂的抗温性、抗酸性、抗时间性,其缓蚀率远优于国家标准和欧美发达国家标准,有很好的缓蚀效果。极化曲线法证明该复合缓蚀剂为阴极型缓蚀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无点蚀、晶间腐蚀等非均匀腐蚀现象。该复合缓蚀剂是氨基磺酸介质中锌的优良缓蚀剂。
其他文献
嵌段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一直是高分子合成领域的热点。本论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联合调控单体聚合,制备了嵌段数可控的多嵌段聚合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广泛关注,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中,钙钛矿活性层结晶和形貌的调控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引入添加剂是一种常用且简便有效的手段。本论文中使用一种廉价易得且环境友好的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作为添加剂来调控钙钛矿活性层的形貌。实验中,通过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引入PEI作为添加剂来调节CH3NH3Pb I3–x Clx的晶体生长,考察了不同量的PEI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甲噻酰胺(试验代号:SZG-7)是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噻二唑类植物激活剂,化学名称为:N-(5-甲基-1,3-噻唑-2-基)-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前期的研究
北美地区区域十分辽阔,有着多种文化和种族群体。无论在现代化的美国本土,还是在寒冷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或者是在荒漠、炎热和潮湿的北美区域,都有我们早期教育的课堂。早期教育渗透在拥挤的都市,同时也深入到了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北美地区的幼儿教育,是差别很大的概念。
智者从怀里拿出三颗水蜜桃,对弟子说:“你吃一颗水蜜桃。”  弟子吃了一颗水蜜桃,然后擦擦嘴说:“味道还行!”  智者说:“到广场跑三圈。”  弟子说:“行!”  弟子跑三圈又回来。  智者说:“现在再吃一颗水蜜桃。”  弟子吃了第二颗水蜜桃说:“味道美极啦!”  智者又说:“再跑天王殿广场二十圈。”  弟子說:“行!”  弟子又跑了二十圈,跑回来已经满身大汗。  智者说:“现在吃最后一颗水蜜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