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不影响话语的语义内容,但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本文以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安德森·库珀360度》为研究语料,按照冉永平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将本文的英汉话语标记语分为八种类型,以关联理论和韩礼德的三大语言元功能为理论依据,对这八类标记语在《时事开讲》和《安德森·库珀360度》中的分布率、功能上的异同以及对话语理解所起的语用制约作用展开探讨。本文汉语语料选自凤凰卫视的官网、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语言语料库的《时事开讲》子库,英语语料选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官网。为确保语料的可比性,本文对语料语篇的选取限制在相同或相近话题,尔后利用检索软件Antconc(3.3.4w)提取语料分析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八类不同类型的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英汉语料中出现频率不同。尽管如此,英、汉重述类话语标记语在使用频率上均居于首位。本文认为,这与节目性质有关,作为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嘉宾需向听者阐述和解释话题。而英、汉话语标记语中的态度类、对比类、推论类则呈现不同的出现频率。这除了受英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征和思维方式影响之外,还可能与说话人的主观选择有关。此外,对比还发现,在这八类英汉话语标记语中,排在前十的英语话语标记语与排在前十位的汉话语标记语并不是一一对应。论文对使用频率较高、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三组英汉话语标记语做了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上的对比分析。它们是:“I think”和“我觉得”;“I mean”和“就是(就是说)”;“so”和“所以”。分析认为:三组英汉话语标记语都对话语产生和话语理解具有语用制约的作用。“I think”在篇章层面上具有话题转换的功能,而“我觉得”在所选中文语料中未发现该功能;“I think”和“我觉得”在人际层面上都具有减缓语气和凸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功能,但,“我觉得”除了有凸显说话人主观判断功能之外,还具有凸显说话人积极态度功能,此外,“I think”还具有延缓话语功能。“I mean”和“就是”(就是说)在篇章层面上都具有引入补充说明功能,但“I mean”还具有转换表达方式功能;Imean和“就是”(就是说)在人际层面上都具有自我修正功能,此外,I mean还有引起注意功能,“就是”(就是说)则还有延缓话语功能。So和“所以”在篇章层面上具都有话题延续功能,“所以”还具有话题转换功能;在人际层面上,so和“所以”都可作为评论标记语,除此之外,so还可作为应答和话语延缓或不确定性标记语。分析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英汉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对话语理解起着语用制约的作用。在一定的语境中,英汉话语标记语制约话语推理,使得听话人易于找到话语和其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听话人便可找到最佳关联,它们能够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义。此外,它们在使用频率和功能上的差异可能是由英、汉语言之间不同的语言特征和思维方式所引起的,也和语言使用人的个体表述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