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控制及其与交流电网相互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网换相为基础的传统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广泛应用于大容量、长距离传输。但是LCC换流站正常运行时受两端交流系统影响,具有依附性。而且换流站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容量大,必需配置许多滤波设备。目前基于全控型元件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飞速发展,克服了LCC-HVDC的一系列缺陷,能够独立控制有功与无功功率。本文主要研究了交直流电力系统中直流输电的控制策略及其与交流电网的相互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LCC-HVDC的基本运行原理,推导了等值电路与数学模型。采用传统LCC-HVDC系统的控制策略,整流端采用恒定直流电流并配有低压限流控制,逆变端选用定熄弧角并配有定电流控制,并在RTDS仿真系统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稳态运行时,直流电流按给定指令输出;逆变侧交流母线故障时,整流侧交流电压跌落后发生振荡,直流电压与电流剧烈波动,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消失后,系统依然振荡并且恢复较慢。研究了VSC-HVDC系统的工作机理,得出其在dq0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控制:外环整流端为恒定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控制,逆变端为恒定有功功率与交流电压控制;内环为电流dq轴解耦控制。在RTDS中搭建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稳态运行时,传输功率为给定参考值;逆变侧交流母线故障时,整流侧母线依然稳定,直流电压与电流小幅波动,VSC-HVDC起到了隔离故障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系统的稳定性更高,控制更灵活。针对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季节性差异引起的能源不平衡现象,提出VSC-HVDC系统双向传输的归一化控制策略,实现分区联络电网能源的优势互补。将VSC两侧的下垂特性归一化,获得交直流电网的传输功率参考值;比较直流线路两端传输功率参考值的大小与方向,确定直流线路的传输功率;控制直流输电线路两侧直流电压,实现功率双向传输,达到两端交流电网的功率平衡,实现了低碳电力调度。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工作场景,使用RTDS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随着VSC-HVDC的应用发展,与LCC-HVDC混合接入交流系统,成为发展趋势。考虑到两种换流站落点的不同以及交流系统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结构,提出了在VSC-HVDC中加入电压调整和电流调整的控制方式,减小LCC-HVDC换相失败的概率,加快故障后输电系统的恢复,进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在RTDS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发现故障后VSC-HVDC对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受LCC与VSC换流站距离、负荷无功水平的限制。基于2017年山西电网规划数据,在BPA软件平台上进行了山西电网运行仿真计算,综合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山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山西电网规划和安全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具有轴对称结构的圆柱形声腔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典型结构,如飞机机身、有效载荷整流罩圆柱段、鱼雷外壳、舰船船体、某些重型机械等内部声场都可以简化为圆柱腔体,因此通过研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同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节日文化也被引入中国,西方节日在中国悄然流行,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康复。方法:针对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患者治疗特点制定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发生跟腱再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成本低、效率高的材料自动分拣装置.以PLC为主控制器,结合气动装置、传感技术、位置控制等技术,现场控制产品的自动分拣.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对传统民居的研究 ,其对象是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历史产物 .其目的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的创新之路 .文中以吴良镛先生的“类四合院”为例子 ,论述传统民
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要带领人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进的执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
分析了湖北省中小企业加工贸易的现状,对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加工贸易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再学习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为首次发病、在神经内外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
<正>近年来,虐妻(wife abuse)问题日益引起香港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与香港妇女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受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香港在七十年代后期也兴起了妇女运动,旗帜鲜明地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自然景观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主体审美愉悦大体上呈现逐层递进的流动的三个层次,即感官层次,心意层次、精神人格层次,按教育学的分类原则,又可称为“悦耳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