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6L不锈钢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行为而作为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设备的主要选材,然而,奥氏体不锈钢对应力腐蚀开裂(SCC)较为敏感,在反应堆工作条件下几乎都发生过(SCC)问题。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围绕316L不锈钢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展开研究,探索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与其拥有的组织特征的关系,研究316L不锈钢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和钝化膜生长机制、组织成分,并与在高温高压的硼酸溶液中下形成的钝化膜进行对比。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组织结构,主要体现于良好的碳化物分布,这样的组织可以大大提高耐腐蚀性。316L不锈钢大晶粒的晶界结构具有较多的∑3,并且在{001}出现较高的极密度。而取向差分布图表明小晶粒的晶界结构出现了强织构晶粒分裂已经产生。常温条件下温度对316L不锈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的结果研究表明,在硼酸溶液中,316L不锈钢在35℃~85℃温度范围内均能形成钝化膜,而且随温度增加,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下降。而在形成稳定钝化膜的区间选择在-0.1V、0.1V、0.3V、0.5V四个成膜电位,电化学阻抗表明在在0.3V下形成的钝化膜稳定性最好。并且钝化膜表现为P型半导体特征。XPS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以常温条件下的FeO和Fe2O3化合物转变成高温条件下Fe2O3和FeOOH,Cr元素以常温条件下的Cr和Cr2O3化合物转变为高温条件下的Cr2O3和Cr(OH)3,钝化膜的稳定性下降。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应力作用下316L不锈钢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形成的钝化膜相比无应力试样形成的钝化膜更容易发生点蚀。且在常温、高温条件下的无应力试样比有应力试样形成更稳定的钝化膜。有、无应力的试样在高温下形成的钝化膜稳定性都低于常温下形成的钝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