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达经济体越发提倡贸易保护、逆全球化浪潮趋势明显的背景下,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发达经济体试图阻止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恢复以往以其利益为主、由其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这意味着目前为各国奉行的平等友好交往的宗旨在被动摇。为此,中国为稳固原有的秩序,正在联合周边发展中国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等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以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云南省作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节点,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故而在2019年8月成立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本文使用了案例分析、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首先列举了截止到2019年7月,中国为保持外向型经济的增长趋势、加强对外开放、参与新规则制定,先后发布了上海、福建、重庆、河南等12个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促进经验和方法,比如中欧班列、“单一窗口”、保税维修等。通过自贸区间在航运物流、高新技术、服务、税收、出口加工五个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使得当地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的深度有所加强。其次阐述了云南为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合作而制定的贸易政策,自贸区的总体建设情况并总结了云南省因地制宜制定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自贸区贸易促进经验。最后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罗列了云南自贸区建设现状中的物流运输、科技、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投资金融七项为指标,分析了上述自贸区贸易促进要素对云南对外开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物流运输、科技和服务三项指标与对外开放的关联程度最为密切,均在0.8以上,这说明该三项为推动云南贸易发展的首要因素;(2)财政税收和出口加工两项指标与对外开放的关联度一般,均在0.8以下,这说明它们对云南省的对外开放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的自贸区建设情况来看作用有限;(3)投资和金融两项指标排在最末,但也在0.7以上,这说明二者基础环境较差,相较于其他促进要素对自贸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弱;(4)根据指标分析结果可将云南自贸区的贸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善自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试图将云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贸易型自贸区,第二阶段是在其基础上将自贸区建设成为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型自贸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当下自贸区发展促进作用较大的因素,主要从物流、科技、服务、税收、加工五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