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教材研究——以《列女传》、《女论语》和《闺范》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子教育思想也不完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中国女性具有温柔敦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深明大义的优良传统与文化性格,这与传统的女子教育代代相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教育下的结果,因而,古代女子教育值得人们展开研究。  中国历代学者十分注重女子教材的编撰,这对于传统女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从浩如烟海的女子教材中选择了《列女传》、《女论语》和《闺范》进行研究,分析其蕴含的女子教育思想,探索女子教育及女子教育思想的演进。就三本教材的社会背景来看,《列女传》成书于我国传统社会的伊始时期(西汉),《女论语》编写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唐代),而《闺范》问世于我国传统社会的末期(明朝)。就教材生成的思想原因而论,《列女传》是儒家正统思想与礼制传承下的产物,《女论语》是儒佛并存、世风开放下的结果,而《闺范》则是心学大起、人欲兴盛之下的约束性反应。就教材编写的个人原因来看,刘向的家族文化及仕途经历、宋氏姐妹的家庭教育及清高气质还有吕坤的济世情怀及女教意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表明,《列女传》、《女论语》和《闺范》有不同的表述体例、文章风格、时代文化印记和教授对象,作者的性别也不尽相同。从教材内容来说,主要分为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三个方面的仪则规范,教会女子如何处事。中国传统女子教材的特征则有伦理至上、规范明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唐宋为界、注重普及,(部分教材)女子自撰、言传身教等特点,都以维护家庭伦理以及政治统治为目的。研究中国古代女子教材,可以发现其中体现的一些女子生活动向:从女子处理家庭内部事务兼顾外部事务到只围绕家庭开展活动;从评价多元到评价单一;从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到迫害严重的礼教束缚。  研究古代女子教材,分析古代女子教育的一些特性,将会对解决中国当代女性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这也体现了古典文献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不容小觑的价值。同时,研究中国古代女子教材,分析中国女性自身的特征,有利于现今女性教育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也为当代中国女子教育体系的构建寻求历史经验。
其他文献
英语语言教学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实现了专业化,并有大量英语教学法涌现。通过分类可发现它们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学而知”到“学而用”再到“学而长"二、从“指令性学习”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特奥融合运动(Special Olympics Unified Sports)是特奥运动员和非智障人士联合组队参加训练和比赛的一项活动。旨在提高智障人士融入社会的程度。该运动的目的是促进彼此认
摘要: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过程,就是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过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园里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角色游戏目标与主题目标相结合,角色游戏内容从主题中来又服务于主题活动,善于利用家长资源使角色游戏
目的:探讨有氧搏击操对隐形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血脂代谢的影响及产生的可能机制,使隐形肥胖型女大学生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把肥胖扼杀在摇篮里,增强健康意识,健康地成长、学习和
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清暑益气汤和运动训练对高温环境下大鼠肛温、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清暑益气汤、运动训练影响高温环境下运动能力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高温
随着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给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AI等技术为核心的
类比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用来解决新问题和学习新事物经常使用的创新思维方法。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非常重视类比思维,因为许多代表人类最高成就的重大科学发现都源于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