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先秦时期就产生了休闲思想和休闲文化,并对其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休闲及其相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如何在休闲中获得充分的放松和自由,传统的休闲思想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为什么人们在看待休闲这个问题会产生如此多样的差异? 基于以上的思索,本文从对休闲文化的界定入手,从解释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休闲文化的本质是生活在不同地域中、不同族群的人在对休闲认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阐释性行为,它与特定的文化生态、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素质密不可分,是休闲价值取向和休闲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紧接着,文章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休闲观的差异,提出二者在发展历程、哲学基础、休闲目标、休闲内容和活动性质方面都有差异,西方休闲文化根植于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而中国的休闲文化根植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在休闲目标方面,西方主要寄予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宣泄的目的,而中国主要以调试心情,追求心灵慰藉为目的;在发展历程方面,中国由于善未完成工业革命,较之西方进入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进而影响其休闲观。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推论出价值取向是影响休闲文化的主导因素的假说。为了验证此种观点,文章又通过对昆明、杭州两地休闲态度及休闲行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地调查,来寻找这两个同样具有浓郁休闲文化氛围的城市的居民在休闲态度和休闲行为中表现出的异同。并提出了休闲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能对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产生作用。其中地域文化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主要通过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宗教、风俗习惯、教育等发挥作用,而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客观的、次要的因素,主要是通过社会年龄结构、社会心理、社会互动及其社会文明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最后,文章结合以上的实证和理论分析,提出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对策:把休闲教育置于核心地位,通过休闲教育来树立科学的、体现人文关怀的休闲观;同时通过挖掘城市文化特征和市民心理特征,来开发、引导、规范人们的休闲行为;最后强调在城市中营造良好的休闲空间,这其中包括从家庭、社区、社会场所、网络和城市周边游憩带的构建几个层面来营造休闲空间,真正发挥休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应用的加强,依托于它的、用以即时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即时通讯系统亦成为千万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功能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对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各主要国家对勘验、检查笔录证据的处理方式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的法律地位和证据属性进行研究。第二部分
抓好"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分子"的教学,是搞好化学教学的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初三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不宜直接提出建立物质微粒观的任务,只能关注物质微粒观的奠基、形成和
目的研究老年大白鼠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突触的变化,探讨衰老的形态学基础。方法用Golgi Deineka银染法研究比较青年(4~6个月龄)和老年(26~30个月龄)大白鼠脊髓腰段前角运动神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必须把握机遇,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现阶段的内部审计,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监督评价职能,而向咨询、鉴证服务方面拓展。同时根
<正>在网络中充满大量图片的读图时代,图片的质量显得由其重要,高品质的影像作品可以普遍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带动人们感悟美的真谛。而如今大量网络图片变成了堆积如山的网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90后"职校生这个新群体的受教情况受到广泛关注。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那么与90后职校生年龄相差无几的"80后"班
贞节观并非凝固不变的观念,而表现出变动不居的动态性,并显现着中国社会时代的变迁。长期以来,传统贞节观的文化影响始终或显或隐的存在着,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写
本文以生态旅游理论、旅游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农业基础知识为指导,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应该走生态农业旅游道路。并阐明生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