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文学这条长廊上,徜徉着一对对伉俪情深的夫妻作家,活跃着一批批沉浸在爱情海洋的恋侣,他们互相赠答,表白情意;缠绵悱恻,尽诉离殇;抒写悼亡,沉痛哀思。各个朝代的作家在表述情思时,其为诗风格固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他们相互赠答诗中所蕴含的亘古不变的爱情,古往今来,人皆会有之,引人共鸣,并且其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实亦发人深思。对唐代婚恋赠答诗进行统计,并从诗作内容及作者身份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可知与先唐婚恋赠答诗多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慨叹遭际或上层贵族表现生活之内容相比,唐代婚恋赠答诗在创作主体与题材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对唐代婚恋赠答诗与前后朝此类作品稍作比较可知婚恋赠答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对唐代婚恋赠答诗进行情感解读,窥探男女在结婚前、婚姻中和婚姻外三种不同状况下的情感,包括:从相逢相识、相知相思、相别相念逐层递进分析未进入婚姻围墙之内的青年才子佳人的各阶段的情感状态;从离别惆怅、同甘共苦、悲怆悼亡三种常见的题材窥探唐代婚姻家庭中男子与妻妾的感情及关系;从文士与妓女的恋情和已婚妇的婚外情两方面挖掘产生此类传统婚姻体系外之情的原因。借助独特的书写特色了解抒情者内心一系列的波动与情愫变化,并且不同的抒情类型分别被不同身份特点的诗人运用,所创作的诗歌亦各自独具其与众不同的魅力特征。在对夫妻(情侣)婚恋赠答诗创作风貌与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比较中,进一步推测男女两性诗人彼此在创作中有可能存在的互融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