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是感染性及创伤性疾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重要病理过程。MODS不仅有炎症介质过度释放,而且还伴有内源性抗炎介质的不足或过度释放,两者均可导致炎症反应失控,最终导致多系统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ic organ failure, MSOF)以至死亡。在炎症反应失控而发展成MODS的病理过程中,肺脏是公认的较早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即是MODS 在肺部的表现。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失控性释放是构成ARDS 和MODS 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根据细胞因子在宿主防御反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在释放TNF-α、IL-1β、IL-6 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同时,亦可分泌IL-10、IL-4 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以对抗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 G-菌菌壁的主要活性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最强烈、最有效的激活物,在G-菌感染和内毒素休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一种典型的脑肠肽,它不但具有胃肠激素的功能,还以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用CCK-8 预处理可使内毒素休克(endotoxin shock, ES)大鼠平均动脉压回升而肺动脉压降低,并明显减轻LPS 引起的大鼠心肌组织、肺脏、脾脏和肾脏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血液淤积等征象,抑制体内TNF-α、IL-1β、IL-6 等促炎因子的升高。ES 大鼠脾、肺、心脏组织及肺间质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