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酰胺树脂(PAM)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始于60 年代,对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合成方法、功能基化修饰以及应用领域的研究从未间断,将大孔聚丙烯酰胺树脂进行胺解,由于胺解方法和试剂的不同,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树脂产物。由聚丙烯酰胺树脂经Hofmann 降解反应制得的聚乙烯胺树脂(PVAm)含有活泼的伯胺基团,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基化修饰,加之骨架的亲水性好,因此聚乙烯胺树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树脂,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由于交联聚乙烯胺树脂的工业合成受到生产工艺复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成本居高不下,且其合成的某些反应条件和后处理均无公认的数据支持,而且以交联PVAm 为原料合成叔胺和季胺盐的研究在国内尚无报道,因此,探索交联聚乙烯胺树脂及其系列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以去离子水为溶剂,丙烯酰胺(AM)和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NMBA)为单体,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PAM)。制得的PAM 的状态随交联度(本实验以加入交联剂的质量分数表示)的增加,由无色透明的胶体逐渐转变为白色固体粉末。其次,利用Hofmann 降解的方法,以自制的PAM、饱和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为原料,于-10℃左右冰盐浴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交联聚乙烯胺的盐酸盐(PVAm·HCl)和白色细粒状固体(PVAm)。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交联聚乙烯胺降解率的影响,得到了由Hofmann 降解法制备交联聚乙烯胺的最佳条件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2mol/L,且交联度越低,降解率越高(交联度为10%时,降解率为42.8%;交联度为0.5%时,降解率达80.4%)。考察了交联度为2%、降解率为74.4%的交联聚乙烯胺树脂(PVAm)对金属离子Cu2+、Fe3+、Cr3+ 、Ni2+ 、Zn2+进行选择性吸附,其中对Fe3+的吸附量达到1.872 mmol/g;并探讨了PVAm 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量,交联度为0.5%(降解率为45.8%)时吸水性能最好,Qeq=648 g(H2O)/g。采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和热重分析法对PAM、PVAm 和PV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