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的肝毒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中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蓝藻水华频繁发生,而有毒蓝藻水华的爆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发现,有毒蓝藻水华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富营养化湖泊、池塘和河流中,引起野生动物和家畜疾病及死亡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微囊藻毒素(MCs)是淡水水华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毒素。现已发现90余种微囊藻毒素的异构体,其中分布最普遍、含量最多的是MC-LR、MC-RR和MC-YR。本文研究了MC-LR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基因、蛋白表达和生化酶活性影响,其中利用HE染色观察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分光光度计分析了肝脏功能相关基因、蛋白和酶的活性变化;利用RNA测序技术(RNA-seq)分析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相关的蛋白变化。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实验结果:1.MC-LR亚慢性暴露致小鼠肝细胞凋亡急性毒性实验发现,MC-LR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0μg/kg(56.74-75.6μg/kg)。实验采用亚致死剂量的MC-LR(3.75、7.5和15μg/kg)连续腹腔注射暴露小鼠28 d,染毒7、14、21和28 d分别取材检测。结果发现,7.5和15μg/kg MC-LR暴露21和28d明显增加了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活性,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所有MC-LR处理组暴露28 d时也显著升高,说明小鼠肝功能受到损伤。同时,MC-LR暴露28 d还引起了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如7.5和15μg/kg MC-LR处理组引起肝脏炎细胞浸润,而15μg/kg MC-LR处理组还诱导了肝细胞凋亡。为了进一步探讨MC-LR诱导肝细胞凋亡发生机理,本实验又检测了Bcl-2、Bax、cyt c、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结果发现,MC-LR暴露28 d后,Bcl-2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Bax、cyt c、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含量升高,表明MC-LR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可能通过Bax-cyt c-caspase 9-caspase 3的线粒体通路介导。2.亚慢性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其对Nrf2通路的影响实验还检测了MC-LR(3.75、7.5和15μg/kg)暴露28 d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控蛋白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处理组Nrf2蛋白含量从MC-LR暴露14 d开始处于持续升高状态,表明MC-LR诱导了Nrf2的表达。MC-LR暴露7 d后显著增加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酶活性,醌氧化还原酶1(NQO1)、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增加,这些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增加提高了肝脏清除ROS的能力。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尽管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GCLC和HO-1蛋白含量依旧高于对照组,但SOD、CAT、GPx活性和NQO1蛋白含量下降,同时T-AOC也显著下降,表明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7.5和15μg/kg)在MC-LR暴露21 d活性氧(ROS)显著升高,28 d所有处理组均明显升高。同时,7.5和15μg/kg MC-LR暴露28 d也导致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结果表明,Nrf2调控的抗氧化酶和解毒酶在保护机体免受MC-LR毒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3.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CYP)是Ⅰ相代谢酶的主要成员,其中参与外源性化学物质代谢和生物转化的主要是CYP1、CYP2和CYP3 3个家族。本实验用低剂量的MC-LR(2、4、和8μg/kg)连续7 d腹腔注射小鼠染毒,在1、3和7 d取材检测肝脏CYP1A1、CYP2E1和CYP3A11 m RNA、蛋白和酶活水平变化。结果表明,MC-LR显著抑制了小鼠肝脏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但仅2μg/kg MC-LR处理组抑制了小鼠CYP1A1 m RNA表达(1和3 d)。同时,CYP1A1蛋白水平变化和EROD酶活性变化也不一致,表明MC-LR抑制EROD酶活性的机制可能涉及到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MC-LR暴露上调小鼠肝脏CYP3A11 m RNA水平,但降低其蛋白含量。同时,MC-LR在整个暴露时间点和暴露剂量组都明显抑制小鼠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酶活性。MC-LR能显著增加小鼠肝脏CYP2E1 m RNA、蛋白水平和苯胺羟化酶(ANH)酶活性,表明CYP2E1可能参与了MC-LR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而且,MC-LR暴露丙酮诱导CYP2E1高表达小鼠时发现,血清酶ALT、AST活性和肝脏ROS含量和MC-LR处理组相比显著升高,表明CYP2E1可能在代谢MC-LR时诱导产生ROS并与MC-LR的肝毒性及其代谢相关。4.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转录组学分析为深入探讨MC-LR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了以RNA-seq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实验用10和40μg/kg MC-LR暴露小鼠24 h后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肝脏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从中找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这些DEGs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0μg/kg处理组有402个基因显著上调、38个基因显著下调;40μg/kg处理组有72个基因显著上调、76个基因显著下调。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发现,10μg/kg MC-LR处理组DEGs显著富集了10个GO terms,其中和免疫相关的有innate immune response(GO:0045087),defense response(GO:0006952)和response to bacterium(GO:0009617)。40μg/kg MC-LR处理组DEGs未发现显著富集的GO terms。KEGG分析发现,10μg/kg 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DEGs参与的生物学通路显著富集了47条,其中和肝脏免疫相关通路有17条;而40μg/kg MC-LR处理组小鼠肝脏DEGs参与的生物学通路显著富集了5条。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肝脏炎症反应可能在MC-LR毒性中起重要作用。5.MC-LR暴露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及其机理实验用5、10、20和40μg/kg MC-LR连续腹腔注射小鼠染毒7 d,在1、3和7 d时取材检测。实验检测发现,MC-LR暴露小鼠主要诱导了促炎因子IL-6、IL-18和MIF的表达。同时,MC-LR暴露抑制了抑炎因子IL-2表达,促进了IL-4和IL-10的表达。该实验结果表明,MC-LR暴露干扰了小鼠肝脏促炎/抑炎平衡,导致肝脏的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实验还发现,所有MC-LR处理组均促进Toll样受体6(TLR6)和TLR9的表达,说明TLR6和TLR9在MC-LR所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较高剂量MC-LR(40μg/kg)暴露还显著增加TLR1、TLR2、TLR11和TLR13的表达,说明高剂量的MC-LR急性暴露可能通过诱导/激活大部分TLRs而介导其炎症反应。主要研究结论1.亚慢性MC-LR暴露引起小鼠肝脏损伤,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2.Nrf2通路在保护机体免受MC-LR毒性中起重要作用。3.CYP2E1可能参与肝脏代谢MC-LR,同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量ROS,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4.MC-LR影响小鼠肝脏促炎/抑炎平衡并造成炎症反应,可能通过TLRs介导该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对外源性化学物的遗传毒性进行准确评价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一直是毒理学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人类细胞系的多终点体外遗传毒性测试系统(彗星试验、体外微核
流行病学是研究一定区域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决定病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疾病的防治防控及促进公共卫生健康策略的科学。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中包含着大量与空间
<正>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
核能技术与电离辐射的开发和应用,要求对这类开发和应用的风险作出定量的评估,也要求对事故作出合理的应急响应,并对其后果作出综合评价。这是放射医学、辐射剂量学与辐射防护面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对失神经支配后面部上唇提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各亚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SDS-PAGE凝胶电泳以及电生理等方法观察上唇提肌形态学、电刺激收缩阈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的基本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本文从探讨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出发,从学术角度具体对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做了系统
四川省广安县房管所管辖的公房,大部分系穿逗结构平房,且建成年代早,过去小修的多,大修的少,处于“超期服役”状态。为了有效扭转这一状况,以确保住户人身、财产安全,今年上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其致病原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脊髓后根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原因,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PHN),尤其在老年人,PHN的发生率都较高
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aent)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职业史,定性或定量估算其职业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物质(或因素)的程度或强度,是职业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