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意味着教育的起点不公平。在无锡义务教育中,农村义务教育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一直备受政府关注。虽然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历届政府增加投资,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所需的资金仍然不足,阻碍了无锡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利于开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因此,研究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的实际意义很强。本文综合运用城乡一体化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经济理论,并提出无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再具体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投入总量仍然不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在经费的配置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严重失衡。同时,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的重心依然偏低,在教育资金的使用上效率不高,教师激励措施作用不明显。原因在于,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模糊,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担机制缺乏合理性。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其资金总量仍偏低,转移支付中各级政府责任分担不合理,并且对转移支付的资金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政府的财政投入存在“挤出效应”,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投入力度很小。此外,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体制上也具有一定的问题。因此,使无锡农村义务教育有序稳步发展,要做好其经费保障工作,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增强农民本土意识,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投入,提高国民教育经费的整体投入力度,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重心,同时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职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此外,要明确界定中央、省级和基层政府各自的职责,增强其投资积极性,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应根据区域不同而差别对待。要完善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并提高专项费用补助,切实增加教师实际收入。最后,要创新经费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探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基金制,建立健全经费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