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与代谢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G. biloba L.)是世界著名孑遗植物,银杏种实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研究价值。然而,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形成积累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银杏外种皮、种仁和种胚为试验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光镜技术观察了银杏外种皮、胚乳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并对外种皮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银杏种实在生长发育过程的长、宽和单粒重生长表现为:盛花期至授粉后64 d生长迅速,之后逐渐趋于平缓,到种实采收时长约3.1 cm,宽约2.4 cm。银杏外种皮鲜重在授粉后50 d开始迅速增长,而干重的迅速增长期稍晚于鲜重;银杏外种皮水分的含量,在种实发育前期较高,随后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在授粉后50 d达到1.094 %,随后逐渐降低,到采收时银杏外种皮中淀粉含量为零;蛋白质含量在外种皮的含量前期较高,授粉后65-80 d急剧下降,整个发育期呈下降趋势。2、银杏外种皮中的淀粉体在发育初期周边有网状体结构存在,随着淀粉粒的增大,质体的体积不断增加,其周围网状结构逐渐消失,淀粉体形成并游离在细胞质中。外种皮中的淀粉体在授粉后30 d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授粉后60-120 d淀粉粒分布稀疏,数目减少;授粉后150 d银杏外种皮细胞内的淀粉粒趋于消失。3、银杏种仁胚乳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积累可分为四个时期:1)授粉后30-45 d为胚乳薄壁细胞增殖期。2)授粉后45-60 d为淀粉粒的形成期,此时在薄壁细胞中充斥着体积较小的淀粉颗粒。3)授粉后60 -90 d为营养物质快速积累期,此时期淀粉体不断增加,并以芽孢或中间缢断的方式进行增殖,蛋白质体开始形成。授粉后90 d,淀粉体的数量和体积明显增加,蛋白体以P1和P2两种形式存在。4)授粉后120 -150 d为营养物质缓慢积累期,此时期淀粉体和蛋白质体发育成熟,体积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4、银杏胚胎发育可分为原胚发育、幼胚分化、后期胚的发育3个阶段。1)原胚细胞刚形成时,细胞特别大,核大而明显,细胞质中线粒体数量较多。2)在银杏幼胚分化阶段,细胞质中线粒体的嵴变少,并在其基质中出现白色淀粉粒;淀粉粒等营养物质首先在胚柄细胞中积累,而胚细胞中则无淀粉粒的积累,且胚柄细胞的体积大、细胞间隙大,而胚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3)银杏种实采收以后种胚继续进行组织的分化、器官的形成、营养物质的积累,大量淀粉体形成并积累。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香菇多糖生产成本高、产量小、价格昂贵的生产现状,本研究采用紫外线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手段选育香菇多糖高产菌株,利用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电泳试验筛
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系蔷薇科李属植物,我国是世界桃的起源中心,经过长期的品种演化、栽培和定向选育过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优质新品种的选